襄阳:污水栽鲜花 “吃掉” 氮磷钾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氮磷钾,如果不治理排到江河湖水里,容易使水发黑发臭。而污水处理厂治理污水,又耗能耗时,那还有什么好办法能“吃”掉污染水里的氮磷钾?

昨天(9月3日)上午,有市民在大李沟望城桥段好奇的发现,水面上漂浮着几十个栽满黄菖蒲、水生美人蕉,还有铜钱草等鲜花的“浮床”。

污水治理试验项目部经理付孔利说:“这是利用它的根系来吸收肥水里面的氮磷钾。”

据该试验项目工程技术人员介绍,在自然界有很多植物,像茭白、芦苇、黄花莺尾、灯心草、沙草等20多种水生植物,都有效吸收水体中的氮、磷、钾等元素的功能。他们正是利用了这些植物具有的对污染物质的吸附净化功能来处理污水,与其他治污方法相比,不仅降低了化学物质在污水处理中的使用量,植物治污成本至少降三成。同时也将污水处理流程打造成了生态化的自然景观,实现了科学技术与美学体验的完美结合。

在试验水面,除了在水中栽种有花草,水面上还有十几个“喷泉”,有的从水下冒着泡,有的不停向空中喷着水花。工程技术人员说,这些可不光是为了好看,它和水面上栽种的鲜花有着同样的作用。

污水治理试验项目部经理付孔利说:“微孔曝气、还有一个喷水曝气,通过把空气压缩到水里,增加水里的溶解氧。”

工程技术人员介绍,他们在水下埋设有多根管道,通过压缩机将空气打到水中,也就是曝气。曝气的目的在于将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或者将水中不需要的气体和挥发性物质放逐到空气中。还能够起到混合和搅拌的作用。据了解,这个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导的试验项目,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那么效果如何呢?

长江委水文局汉江水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峰介绍到:“ 通过我们的透明度盘能够见渠底,透明度值(水深)是一米二,说明我们这段水体包括截面我们其它检测设指标曝氧量这个黑臭水体指标基本消除。”

如果利用水生植物治污在“示范工程”中起到良好效果,今后,本市将逐步推广利用水生植物恢复水质恶化河道的生态功能。

襄阳广电全媒体记者:王晖

编辑:邵雪琦 / 校对:杨大华

责编:周群 / 审核:曾雄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