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甲山村:能人回乡 改变村庄

“@张万江、@四队李涛,我发个红包,你们收一下,给打扫卫生的人们买点水喝。我实在是赶不回来,这算是一点小小的心意……”

听说村里号召男女老少齐上阵,要在8月24日整治村容村貌,“卸甲山和谐大家庭”微信群炸开了锅:有人急着从外地往家赶,誓要参加这次有意义的活动;有人赶不回来,就在群里派发红包,要给村民买水、买工具,尽一点心意。最上面的这段话,就是在外创业的三组村民陈开春发布的。

24日早上7点,卸甲山村村民纷纷扛起锄头、铁锹,拿着簸箕、笤帚,清扫各自房前屋后的垃圾,铲除枯败的藤蔓、朽木……经过一上午的努力,村民房前屋后杂草全无,墙头檐下没有了蜘蛛网和藤蔓,就连道路旁堆积多年的淤泥都被清运走了。

一个地处偏僻的传统农业村,迎来了美丽乡村建设热潮。

卸甲山村位于尹集南18公里处,207国道与襄荆高速穿境而过,全村有6个组、416户村民,总人口为1860人。“我们村过去号称鱼米之乡,地平田肥,还有很多堰塘。”村主任张万江说,“但我们是传统农业村,没有企业,村民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务农,村容村貌也是老样子。”

在当选村主任之前,张万江常年从事粮食收购,走遍了大江南北,看遍了美丽乡村。“我去过彭墩、袁家村等有名的村子,枣阳的西赵湖、舂陵我也去过。其实我们村自然条件不比那些村差,别人有湿地,我们有堰塘;别人有历史,我们村也有千年古柏和‘金黄小姐’等传说。”张万江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给卸甲山村的党员干部打了一针“兴奋剂”,他们意识到:改变家乡的机会来了。

春节期间,许多在外创业、务工的卸甲山村民回家团年。村“两委”抓住机会,将部分在外创业多年、取得一定成绩的乡贤召集起来,研讨发展大计。

3月27日,第一届“卸甲山村未来发展研讨交流会”简单而严肃地召开了。在会议室里,近70名与会者齐聚一堂,其中40余人是从天南海北赶回来的乡贤。

会后,卸甲山村成立了卸甲山村发展委员会,在六个组设立了分会。“很多问题,如果村干部直接去谈,村民有距离感,不好谈;很多委员会成员是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他们有威望,解决问题更容易。”张万江说。

3月,企业家刘欢想在村里流转130亩土地用于发展虾稻共作,虽然流转价格达每亩800元,符合尹集乡指导标准,但还是遇到了一些阻力。委员会成员随即挨家挨户拜访,讲清楚流转土地的好处,为居民算清每笔账。如今,这130亩虾稻共作田已经产生了效益。

除了做协调工作外,乡贤们还掏出真金白银回报桑梓。

在珠海经商的邹祥龙,在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2018年度“最美家乡人”全国评选中,获得“2018全国最美家乡人”荣誉称号。他不仅帮助家乡维修了8公里长的通村公路,还捐了500个垃圾桶、50盏太阳能路灯。“我们村虽然还不够富裕,但是我们对乡村振兴充满信心。党的政策现在深入人心,大家自发地想要建设家乡,让家乡更美好。”张万江说。

编辑:王晓 / 审核:曾庆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