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稻蛙、稻鸭…… “吨粮田”变成“万元田”

绿色稻田里

可以养什么?

只能种水稻吗?

然而

并不是

可以

养虾、养蛙、养鸭、养鱼

哇~

这些在襄州区龙王镇

2万亩稻田里

都可以实现


养殖绿色水产

发展稻虾、稻蛙、稻鸭、稻鱼等共作模式

推广“双水双绿”种养体系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龙王镇的2万亩稻虾基地

正从“吨粮田”变成“万元田”

种养大户刘国华

正在投放虾笼捕捞小龙虾

刘国华

稻虾种养户

我包了有4个虾池,4个虾池有100亩,今年卖了个17万(元)多。预计下半年加稻谷,还能收入个1300元左右,全年(一亩地)能收入接近3000块钱。今年购买小龙虾苗花的14万元已经回本。

刘国华所在的谢湾村已发展“稻虾共作”基地面积2000多亩,养小龙虾的水直接来自丹江库区,水质好、无污染,且富含各种矿物质。

第一年养虾,就尝到甜头的刘国华,决定下半年再增加“稻虾共作”面积。

去年以来,龙王镇陆续引进了“华山公司”和“一品红”公司,先后流转土地近2万亩发展稻虾共作产业,盘活了土地资源,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的经济收入。

柴翔

龙王镇党委副书记

现在我们已经达到了企业、农民和集体的三方受益,群众非常高兴。预计下半年,我们亩平收入应该在2000到3000元左右,全年亩平的产值在6000元左右,达到了亩平增收5000元的目标。

截止目前,龙王镇近2万亩第一季的小龙虾已大获丰收,亩产值达到3000元左右。第二茬小龙虾虾苗投放完毕,优质稻长势喜人。

近年来,襄州区依托自身优势,大力推广稻虾共作高产高效种养模式,大力发展“双水双绿”产业,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预计3到5年内,全区“稻虾共作”面积达到10万亩。

“双水双绿”种养模式

既能稳定粮食产能

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是推动“吨粮田”

向“万元田”转变的好项目

是加快农业绿色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好模式

原文:稻虾、稻蛙、稻鸭…… “吨粮田”变成“万元田”

编辑:彭梦迪 / 校对:卫润楠

责编:周群 / 审核:曾雄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