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武汉理工大学、国家电投集团、东风汽车股份公司来襄阳调研,并与市政府签署四方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四方将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加快氢能核心技术研究利用,推动襄阳氢能及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市政府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建的技术转移中心正式揭牌。
在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表示,襄阳工业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经济实力挺进全国城市50强,发展势头猛、潜力大。今年底汉十高铁的通车,将大大缩短武汉与襄阳的时空距离。这次,武汉理工大学与襄阳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将推动高校科技资源、科技成果在襄阳转化落地,更好服务襄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以前企业有技术需求、找高校寻求帮助,往往费时费力、周期较长;以后襄阳企业有技术需求,通过成果转移中心打个电话,武汉理工大学的教师半天就能赶到现场,直接给企业提供服务。”
张清杰说,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武汉理工大学每年要招收接近五千人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四年下来就是两万人。如果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才,能够放在襄阳,对缓解襄阳企业的人才短缺问题、推动襄阳高等教育发展都将发挥很大作用。武汉理工大学有意向在襄阳建立一个三千人至五千人的研究生院,把学校的一部分研究生教育放在襄阳来办,培养襄阳的工程硕士、工程博士和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人才,为襄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武汉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也可以在襄阳设立分园,助推襄阳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创业团队孵化。
对张清杰的提议,市委书记李乐成现场回应,要求市政府迅速建立衔接推进落实的机制,深化政校企合作。
李乐成说,襄阳基础教育实力雄厚,但高等教育是一大短板,是市委市政府的“心头之痛”。襄阳要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要在高质量发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要打造“一芯之心、两带之极、三区之柱”,必须在高等教育上寻求突破。武汉理工大学在襄阳设立研究生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对襄阳发展意义重大。市政府要以最快的速度与武汉理工大学进行对接,落实办学规模、专业设置、项目选址等细节,推动研究生院在襄阳尽快落地。
全媒体记者:亢进
编辑:彭梦迪 / 校对:苏琦琦
责编:周群 / 审核:艾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