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展示襄阳历史文化的窗口,暑假期间,有许多学生在我市博物馆里当起了小小讲解员,要用他们的见解,向市民和游客讲述襄阳的故事。
“鼎是古时最重要的礼器,称之为国之重器,是国家和权利的象征。”正在讲解的小小讲解员名叫王一粟,今年11岁,是荆州街小学一名五年级的学生。
王一粟之所以选择了在襄阳博物馆的担任一名小小讲解员,是因为可以使更多人了解襄阳的历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襄阳魅力的同时,自己也能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据博物馆方面介绍,今年博物馆共邀请了30名8到12岁的小学生担任小小讲解员。当然这些孩子要想上岗也并不简单,每个孩子都要接受普通话、礼仪训练,还要重点学习各类文物、考古等综合知识。在培训上岗后,每位讲解员被分为六组,针对一件文物不定时的进行讲解,通过考核过后,小小讲解员就可以领到新的讲解词。
这些小小讲解员们,虽然年纪不大、声音稚嫩,但在讲解文物藏品背后的故事却是头头是道,不时引得游客们热烈的掌声。
由于正值暑假,博物馆的游客数量激增。这些小小讲解员一天下来最多要讲解五六十遍。虽然工作量不轻,不过每个孩子上岗时,都是热情饱满。
王一粟表示昨天讲解了57场后但不感觉累,说:“因为越讲越想讲,讲着讲着就特别期待有游客。我一直在旁边看,有没有游客?有没有游客?就是已经感觉不到累了。”
襄阳广电全媒体记者:梁鹏
编辑:杨振华 / 校对:陈丹
责编:周群 / 审核:曾雄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