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城市创建等公益宣传牌随处可见,文明礼让、志愿服务等一幕幕暖心画面映入眼帘,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等一件件善行义举感人至深……
作为襄阳市的主城区,去年以来,襄城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聚万众之心,提升标杆,补齐短板,加压奋进,“全民全域全面”推进创建工作,树起文明的形象、发展的形象、稳定的形象,为建设精致首善繁荣襄城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汇聚攻坚力量
全方位统筹谋划。出台《襄城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方案(2018年至2020年)》,大力实施“十一项行动”,细化2018年138项重点工作任务,并逐项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单位,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高规格推进落实。区文明委召开全体成员及创文工作推进会6次,创文督查调度会16次、重点工作推进会22次,确保创建工作氛围浓厚、责任压实、合力推进。建立区“四大家”领导及区直单位包保联系“创文”区域常态化机制,推进创文工作取得成效。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各责任单位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亲自协调督办各项创建工作落实。整合全区资源,集中财力、物力,统一调配,确保每一环节工作任务按时间、按要求落实。
严要求督办问效。建立立体交叉式督办机制,形成区“四大家”领导、区创文办、创文专班组成的三级督办体系,全年发出创文督办通报101期、督办函35期、督办问题点位2546个。组建市民访查团,巡回开展创文督办检查,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开展创文拉练,随机抽取点位,现场考核打分,形成比学赶超抓创文的浓厚氛围。
广发动营造氛围。采取错时入户、文艺汇演、知识竞赛、发放宣传品、宣传册等方式加大创文知识宣传,对全区创文公益广告进行提档升级,编印发放《襄城市民文明手册》30余万册,建设各类创文文化长廊,努力做到创文知识家喻户晓。
创建成效得民心
“夫妻和睦家庭旺,尊老爱幼美名扬……”今年初,襄城区尹集乡“白云人家社区居民公约”入选“全国百篇优秀村规民约”。
近年来,襄城区通过建立村规民约传承好家风,破陈规、除陋习、革积弊、改观念、树新风,文明乡风蔚然兴起。襄城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提升市民素质为主线重点开展十项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节日活动、生态文明建设。襄城文明“最硬”的软实力迅速提升。“文明家庭”“襄城好人”“七色花最美志愿者”等文明之花竞相绽放,在全区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全面推进,提颜增质。襄城区明确了商场超市及集贸市场、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文明出行、“三车”文明出行、校园及周边环境、商务酒店及餐饮店、建筑工地、网吧及文化行业、文明旅游、门前三保、“五小”行业提升行动等12项“创文”内容,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全面完成庞公路、隆七路、华大北路、轴承二路等市政项目建设,完成20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升级改造标准化菜市场5个,建设和改造农户无害化厕所1万座、农村及乡镇公厕40座。
襄城区还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城市管理中的“顽疾”“十小”不文明行为专项整治活动,让广大市民切实感受到身边的具体变化。
襄城区把创文工作作为锤炼干部作风的一线战场,落细落小落实各项工作,城市变得更美了,社会也更加和谐稳定。2018年10月,襄城在全市组织的第三方模拟测评中位列城区(开发区)第一名,在省文明办2018年12月组织的县域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位列全市各城区第一名。
擂响战鼓再起航
2019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承上启下、爬坡过坎、攻坚提质、竞进争先的关键之年。襄城作为中心城区,是创文的主战场、主阵地,以“归零”的心态,振奋精神再出发,以志在必得的决心和气魄,打好打赢创文攻坚战。
优化公益广告宣传。坚持精准性、针对性,总体把握公益广告投放工作,征集、制作、安装一批体现襄阳、襄城地域风貌、人文特色的公益广告作品,增强公益广告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提升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创新创文宣传形式,发挥新媒体辐射功能,融合宣传创文工作。整合“文艺轻骑兵”、“戏曲进校园”等活动资源,依托“百姓宣讲”和“道德讲堂”等平台,深入开展英模、“五老”、学生、百姓宣讲“六进”活动,引导机关干部和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创文工作。
深入整治“十小”不文明行为。大力整治“十小”不文明行为,让《襄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真正落地落实,管住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让广大市民切身感受到创文带来的实惠与变化。
扎实推进十大提升工程。围绕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农贸市场、机关庭院、校园周边、街办社区、窗口服务、城市颜值、门前“三保”、文明交通等专项提升工程,切实做好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重点整治15条背街小巷、16个老旧小区、机关庭院和校园周边环境秩序,提升窗口、集贸市场、街道办事处(社区)的服务功能和质量,规范文明交通管理,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文明形象,增强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和文明度。
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完善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壮大志愿者队伍,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常态化,开展“万名志愿者共创文明城”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打造襄城七色花志愿服务品牌。
加强示范点位建设。对标测评体系,坚持分层、分类、分行业,积极推进广场、商超、社区、学校等点位开展创文示范点建设,强化示范辐射作用。
落实包保责任制。调整完善区“四大家”领导创文联系点和区直单位创文包保社区(村),做到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无盲区。
常态化督办问责。将创文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督查范围,纳入区人大、区政协视察范围,纳入区委巡察范围,倒逼各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创文、自觉奉献创文、积极服务创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