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科技资源共享 创新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产品、产业、产能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两年,我市科技部门潜心打造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机制和方法创新,探索出科技资源开放服务的襄阳模式,让科技创新的软实力,成长为发展的硬支撑。

今年一开年,研究梨树栽培技术的市农科院科研人员姜丽红就发现,国内知名的创知服务网站“知网”,对襄阳全面开放了免费文献下载权限。

市农科院科研科副科长姜丽红介绍:“不管是企业,还是单位,都要下载文献,要通过文献的查阅来了解前沿的知识和动态,来指导我们科研的方向,每一个科研人员听到这个消息都是欢欣鼓舞的!”

先前,市农科院在“知网”下载文献,仅购买权限的费用,每年都要花费上10万元。如果超范围查询,科研人员还得自己支付相关费用。而现在,只要在襄阳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上,通过注册个人数据馆的方式,无论人在襄阳还是外地,都可以免费下载。从去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襄阳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总访问量,已突破15万次。

市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刘卫国介绍:“通过在襄阳注册个人数据馆,我们可以掌握汉江流域更多科研人员的信息,组成我们襄阳自己的实用型人才库。”

留住人才,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还只是襄阳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其中一项功能。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收集整理企业大型测试、研发仪器,实现资源共享,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也是这个共享平台的一大“利器”。襄阳光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襄阳光瑞技术开发质量部部长赵来平介绍:“这是我们公司接到雷洛2019年的一个新车型,这个零件叫格栅,最常见的(检测)合计有30项,每一项的零件合格实验报告合格汇聚起来,就相当于这个零件的"准生证",可以正式面向市场供货。”

对光瑞来说,每年有超过20个项目和数百种零件,需要通过第三方的性能检测;加上为下游厂家提供原材料、油漆等检验合格证的第三方资质验证,让企业伤透了脑筋。自打共享平台上线后,他们轻点鼠标,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作为检测设备使用方,按照相关政策,企业还能拿到30%的检测费补贴。

赵来平讲道:“它是有性价比的,我们又可以精细化地把我们一些成本考虑进去。”

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先导、市场化运营为基础、多方共赢的运行机制,让科技资源得到高效配置与利用,进一步释放科技资源活力。眼下,襄阳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已有398家企业完成注册,申报科经专员488人,入网检测服务1217项,能为企业和科研人员提供产业信息导航、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科技资源一键搜索、科技资源智能推荐、创新创业知识分享等多功能服务。

市科技局二级调研员苏晴霞表示:“我们将围绕优政、惠企、惠业三大目标,进一步丰富科技资源和完善平台功能,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对全市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全覆盖,积极为全市科研人员和各类创新主体打造一个科技资源智慧化服务平台。”

全媒体记者:张晋

编辑:陈政 / 校对:苏琦琦

责编:姚城 / 审核:曾雄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