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4亿,开工五大项目......襄城这个地方将大变样!

周长7.3公里的襄城古城

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十大古城之一

可以说襄阳市的金字招牌之一

目前

襄阳市按照襄阳古城保护与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

计划把襄阳古城打造成

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集散地

今年

就计划投资近4亿元

启动襄阳古城保护五大工程

根据相关部门和单位初步的规划方案,襄阳古城将从保护与控制、保护与修复、保护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修复和风貌提升。对襄阳古城墙将进行修复,重点连接东门、南门、西门、民主路以及东北角襄阳动物园的断点,使古城墙成为一个可供四周通达、步行体验的整体;对享誉国内外的护城河,则实施联通护城河工程,拆除护城河内的建筑、水坝等所有构筑物,将穿过护城河的市政设施下沉至河底,完善三水联通体系,实现护城河两岸可赏、可达、可游,水岸一体的特色城壕旅游线路;在城内的古建筑修复过程中,将重点修复襄王府等,让城市记忆变得可忆可读可赏;对城区内的道路梳理整治,分别形成环、生活环、景观环,展示古城历史文脉和城市记忆,让人们在这些道路上行走,都能感受到襄阳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

据了解,由于这一工程投资较大、耗费时间较长,将分期进行施工。其中,仅今年投资金额就接近4个亿,开工五大项目,分别是管家巷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打造成为商业步行街;对东西大街、古城内环道路、绿影壁巷等路段、片区进行整治,新建公园、对道路设施进行完善;对北街的立面、杆线等进行整治,提高北街风貌;对古城墙的长门、荆州古治至大门段进行加固;对护城河拥军桥附近河道进行拓宽等。

襄城区区长罗兴斌说,历史文化街区,古城街景整治,北街风貌提升,古城墙维修和护城河拓宽等五个项目,襄阳市委市政府这样重视古城保护开发,市直相关部门这样支持古城保护开发,我们没有理由不抢抓机遇,没有理由偷懒懈怠。

今年开工的襄阳古城保护五大项目中

除管家巷历史文化街区项目

年内只能完成工程量的四成以外

其他工程都将在年内完工

而随着这些工程的实施

襄阳古城的颜值、品质都将得到极大的得升

襄阳古城保护与开发

除了五大项目开工

还有立法工作

为襄阳古城划保护红线

襄阳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成为城市的名片和全市人民的骄傲,把襄阳古城保护好、利用好,是襄阳人民的责任与义务。如何更好地保护古城,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发扬好?

为此,市人大常委会启动了《襄阳古城保护条例》立法工作,在近日召开的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副市长刘恒友代表市政府,对《襄阳古城保护条例(草案)》[简称《条例(草案)》]的起草情况进行了说明。

古城保护立法势在必行

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襄阳位列其中。多年来,襄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襄阳古城保护工作。

怎样将多年来保护古城的宝贵经验和成果固化,进一步有效、有序、规范推进襄阳古城的保护和发展?制定古城保护条例,通过立法让其有法可依。为此,在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下,襄阳古城保护被列入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立法计划项目。

此外,起草古城保护条例,也是依法保护襄阳古城的需要,能有效解决当前襄阳古城保护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积极应对当前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推动古城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他山之石为我所用

为做好立法起草工作,襄城区成立了襄阳古城保护立法领导小组和起草工作专班。

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参考《荆州古城保护条例》《扬州古城保护条例》《大同古城保护管理条例》《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以及《襄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8-2035年)》等资料的同时,去年5月下旬至10月中旬,起草专班先后到云南丽江、四川阆中、浙江绍兴、江苏扬州、湖北荆州等地学习考察,形成了考察报告和调研报告。

蹄疾步稳推进立法进程

2018年10月19日,古城管委会组织市文体新广局、城管局、旅游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文化学者、法学专家,召开襄阳古城保护立法座谈会,就立法起草工作征求意见。大家充分考虑并认真梳理了当前古城保护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使之具有可操作性;突出古城保护的可持续性,考虑城市的整体利益,既充分借鉴外地经验,又全面吸取外地教训;注重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好历史文化的传承,给发展留出空间;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把古城空间格局、传统风貌、建筑高度以及文物等作为保护重点;既要严格遵守上位法,还要与地方法有机衔接,避免重复表述;充分吸收《襄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8-2035年)》的研究成果和《襄阳古城保护与发展(2018-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的内容,使市委、市政府保护襄阳古城的战略意志转化为法律意志。

2018年11月中旬,古城管委会组织起草了《条例(草案)》初稿,并书面征求市文体新广局、城管局、旅游委等市直部门和襄城区的意见;2018年12月13日至22日,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1月29日,市政府法制办召集襄城区、市发改委、市城建委、市旅游委等13家单位和市政府法律顾问,召开《条例(送审稿)》合法性审查专题会议。

2月22日,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审议《条例(送审稿)》。根据审议意见,对《襄阳古城保护条例(送审稿)》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条例(草案)》。

在2月28日召开的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了《条例(草案)》。

编辑:王晓 / 审核:曾庆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