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襄阳广播电视台动力交通音乐广播直播了谷城南河镇莲花村码头破旧、厕所脏乱、道路泥泞的情况,引发各界关注,爱心企业和人士募集了10多万的善款进行帮扶。一转眼,半年时间过去了,前两天,我们的记者专门到村里进行了蹲点采访,看看当地的这“三件愁”,是如何变成“三重喜”的?
码头修好了 坐船安全了
一踏上新修的码头,从镇上赶集回来的村民张道友就乐开了花。年近八旬的张道友说,做梦也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用上这么好的码头。
莲花村位于南河小三峡东岸,与薤山森林公园遥遥相望,最高山海拔800多米。住在码头附近的6户人家,都是孤寡老人,出行全靠渡船。因为年久失修,先前一到枯水期,渡船就不能从码头靠岸,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谷城县莲花池村村支书刘关发说,迫于资金压力,旧码头重修一直未能列上日程。今年5月份,动力890广播在莲花村搞现场直播,爱心企业家谢宗华知晓了这个事儿,立马打电话到直播间,表示要为村民建设一个新码头。
七下到莲花村,走访农户、现场查看、聘请专家设计新码头、找施工队,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新码头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谢宗华都亲历亲为。
谢宗华说:“既然要做,就要负责任,如果做了不安全,何必做这个事儿呢?而且要来做这个事儿就要做好,不能说只管一年两年、五年就坏了,这也不像个话。”
为让新码头建得更契合村民需要,谢宗华专门新添了一座休息亭。“现在坐船上下,晴天能躲太阳,下雨能躲雨,多好啊!”张道友说。
厕所新建了 如厕清爽了
一谈起自家的新厕所,陈福元总是高兴得合不拢嘴。“原来就是搭的乱棚子,脏得很,现在改建好了,清洁多了。”
陈福元说,新建的水冲式厕所,不仅干净清爽,他还没花一分钱。而这些资金都是社会帮扶的爱心善款。
刘关发说,今年,莲花村计划改造26户村民家的厕所。目前已经改造了25户,还有一户房子刚盖好,正在改建中。
村路改善了 卖山货告别肩扛
“要致富,先修路”,先前,莲花村有12户村民居住偏远,出趟远门要走差不多2公里的泥巴路。对养了二十多头羊的二组村民闻兴明来说,每年入冬卖羊,一直是件头痛事儿。
眼下,在爱心人士的帮扶和张罗下,家门口这段1.5公里长的黄泥巴路,全部被改造成了石子路。闻兴明说,今年他往集市上卖羊,再也不用肩扛手托了。
刘关发说:“这些路修好了,村民带山货进出就方便了,比如说做的扫把,树木,卖的牛羊等,运出去都方便了。”
剩下的0.5公里黄泥巴路,正在加紧施工中,赶在年底之前能全部完工。届时,沿路12户30多名村民将从中受益。
全媒体记者:望丽红、杨襄宜
编辑:苏琦琦 / 校对:姚喻
责编:姚城 / 审核:曾雄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