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樊城盐务惨案和汉江涨水等重大事件,上了岁数的襄阳人记忆犹新,然而因事发突然等原因,留下影像和照片很少。前两天,一位老樊城人在古玩市场上,意外发现8张民国时期的照片,其中就有盐务惨案和1935年的汉江暴涨大水。
家住樊城的张先生爱到古玩市场淘宝,10月10号上午,当他来到樊城泰安路古玩市场时,从一个旧书摊上意外发现了8张黑白老照片。
收藏爱好者 张先生
我一看是老樊城的,感觉有点稀奇,我查了一下资料,是1947年的盐务惨案。
在其中一张照片中,清晰地看到,已经遇难的六位市民躺在樊城盐务处附近,另一张就是湖北省樊城盐务处大门。史料记载,1946年下半年,随着内战的爆发,国民政府对襄阳实行经济封锁,其中就有食盐。
市博物馆文博专家 张靖
当时国民党对食盐进行封锁,民间的盐很少,另外盐商大量囤积盐,这个时候就用官方的储备盐分发给百姓,在分发盐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官商勾结,然后雇佣人买盐囤积,使百姓买盐十分困难。
1947年2月17日凌晨,守候在樊城盐处务等着发盐票的人超过一万,樊城盐务处长吴绅道派盐警,用木棍和皮带殴打百姓,希望能驱散部分人群。
市博物馆文博专家张靖讲解到,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官员没有维持秩序,而是派警察进行镇压,造成了更加的混乱,从而酿成了二十多人的伤亡事件。
据统计,这次盐务惨案,当场伤亡六人,重伤11人,轻伤4人,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要求调查处理相关负责人。
这个惨案发生以后,当时的地方政府仍继续与盐商勾结,没有处理好,同时对善后处理的物资进行了贪污,樊城盐务处长吴绅道也没受到处罚。
襄樊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此案,在掌握大量证据的基础上,1949年9月重新立案审理。1951年,除吴绅道逃跑外,其余涉案人员全部被处以极刑,到此,震惊全国的樊城盐务惨案终于沉冤昭雪。在另外六张老照片中,记录了民国24年,也就是1935年,一场罕见的大雨突降襄阳,仅3天时间,汉江洪水随暴雨席卷了老樊城,大部分明清时期的房屋被冲毁,其中就有樊城标志性建筑的跨鹤楼。
樊城老居民李治和讲到,跨鹤楼是我们过去的鹿角门,上面修的一个城楼,城楼叫跨鹤楼,跨鹤楼是山西的商人修建, 我们叫晋商,他们敬吕洞宾,也就是晋商在襄阳的一个标志。
令人欣喜的是,如今位于樊城鹿角门的跨鹤楼已经重修,人们又可欣赏到当年晋商在襄阳的古建风貌。张先生说,到目前仍不知道这些照片是谁拍照和保存的,又是怎么流进古玩市场旧书摊的,不过文史专家介绍说,这8张珍贵的照片还原了民国时期襄阳两件重大事的真相,有很高的档案价值。
记者:汪洋
编辑:彭梦迪 / 校对:姚喻
责编:周群 / 审核:曾雄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