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家住襄城区环城东路荟园小区,进入夏天后,总是能听到吆喝声还有撕胶带包装的声音,有时会从下午1点多持续到三四点,而这都是从楼下一家批发大虾的店里传出来的,他也给店家提过意见,但没两天对方又故态复萌。
对于邻居的抱怨,大虾批发店的李老板回应说,十几年前他就买下了这套房子,后来他搭起了一个简易棚子,做大虾批发生意。虾从外地运回来之后,他们在此重新分装,然后再送到市区和周边的各个餐馆。
李老板也承认自己对邻居有一定影响,并表示以后会注意。可对于李老板的这一答复,李先生却并不满意,他希望小区物业能好好管一管。可物业方面表示,他们也无能为力,因为物业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
李先生又找到社区居委会,可对方也表示并没辙。想到李老板做大虾批发生意属于经营行为,李先生又将这一情况投诉到庞公工商所。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后表示,李老板虽然向餐馆供货,但在小区里只是对虾子进行分装,没有在现场进行销售。而且就算是有销售行为,他们也很难从经营执照上去查处。
对于庞公工商所工作人员的说法,居民们认为,就算没有顾客上门到现场买虾,但李老板的虾在小区分装,最终还是通过电话销售,卖给了餐馆。
对此,市工商局登记注册分局一名负责人在了解基本情况后表示,对大虾进行分装,也属于经营行为的一部分。李老板分装大虾属于季节性的经营活动,这种情况可以不用办理营业执照。如果李老板有门店或摊位,工商也可以因其没有执照上门查处,而现在李老板并没有门面,到底该不该查处,还存在争议。
工商部门还表示,管理小区的第一责任主体是物业,所以解决问题的根源还在于物业。
可在居民们看来,这种解决办法等于又回到了原点。而有律师表示,居民其实可以根据不同的扰民行为,向不同的职能部门投诉。
律师周麟说,比如李某的行为导致了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可以向环保部门进行举报,如果认为李某擅自将住宅的性质改变为商业,可以向房管部门进行举报,如果李某在小区内乱搭乱建,可以向城管部门进行举报。
至于李老板到底是否存在类似情况,还需要相关部门取证后,才能做出相应认定。如果这些渠道都走不通,居民们只能走法律途径来维权。
记者:汤印
编辑:苏琦琦 / 校对:大华
责编:周群 / 审核:曾雄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