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襄阳广电坚持打造本土新闻贴近性优势,在保证内容品质、品位、品相的基础上,探索融媒体传播方法,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形成了不俗的表现。
· 贴近再贴近,精耕细作本土新闻
一直以来,城市台在电视荧屏的“三驾马车”(新闻、综艺、电视剧)中,唯一能争得一席之地的就是新闻,而新闻又以其本土的地缘贴近性最具优势。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本土化新闻的优势被更快速、更便捷的网络新闻所取代。面对传播环境地变化,襄阳广电坚持在内容上抓住“贴近”这个最基本的优质资源,不贪大求全,紧贴本土新闻为核心资源精耕细作,围绕百姓关注的民生话题进行新闻策划,让襄阳人最关心、最关注的人和事成为新闻的“主角”。
襄阳广电加大“走、转、改”的自我深化力度,让“接地气、说人话”成为基本语态,扭转以往时政新闻节目中“空话、套话、大话”的惯性表达。为此,襄阳广电党委班子成员带领一线记者编辑,逐字逐句学习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2.19讲话精神,反复研学、领悟,并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落实到新闻工作实践中,让一直以来时政报道中多年积重难返的“高”(居高临下、表达生硬)、“大”(大话多实话少)、“上”(只抬头看上,不下接地气)得以改变。
如今,襄阳广电20分钟的时政新闻,领导报道控制在6分钟以内,头条全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襄阳具体实践的主题主线报道,第二条才是市委书记的报道,同时约有五分之一的新闻节目,都是由记者自己出像、自己配音,自己讲述。
八项规定细则出台以来,各级领导政务活动大量压缩,时政新闻栏目腾出了更多的时间让记者去走基层,虽然新闻大多仍旧是以主题报道的形式出现,但报道的视角、电视的语态发生了很大变化。
比如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个主题,襄阳广电坚持用生活中可以感知、真实可信的普通人来实现正能量的宣传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这两年来,获得湖北新闻奖一等奖的《某某不明,当场发问》《村章镇管,越俎代庖》等都是襄阳广电转文风,改作风,深耕本地新闻资讯,进行精细化生产的代表作。
· 融合再融合,新闻全媒体呈现
新媒体时代,电视开机率下降成为一个客观事实。面对挑战,襄阳广电顺势而为,积极主动拥抱新媒体,将新媒体冲击变为新闻转型创新的机遇,实现了媒体的深度融合转型。
2015年,襄阳广电在汉江流域率先搭建起了第一个中央厨房,三年来通过三次部门重构、资源整合、流程再造、迭代升级的改造建设,襄阳广电的一百多名外采记者全部转型为“移动优先”的全媒体记者,为襄阳广电的新媒体平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新闻资讯支持。
襄阳广电还先后推出了新时代湖北讲习所(襄阳)、主持人的朋友圈、青山绿水我的家等一大批网络作品和H5作品,获得广泛传播和好评。其中《这张试卷火了因为考生是襄阳市长》获得湖北省人大新闻奖一等奖、中国人大新闻奖三等奖。
媒体融合关键是强化用户思维,襄阳广电将分享互动作为引领舆论的切入点,让原本单纯的广播、电视播出转变为全媒体呈现,从而突破地域界限,实现更强大、更广阔的传播力。
去年11月,襄阳首次举办马拉松赛事,襄阳广电的电视、广播、新媒体整体联动,聚焦襄阳人民的盛会这一贴近性的主题,实施融媒体全程直播和互动,当天不仅网络端观看人数超过50万,电视直播收视率也获得不俗表现,展现了本土化新闻的优势和品牌影响力。
同时,襄阳广电充分将舆情“废料”变成新闻的“肥料”,来引领舆论。今年年初,百年不遇的暴雪袭击襄阳,当时恰逢两会召开。网上很快出现了负面舆情说:“下这么大雪!领导和代表们还开什么会?应该都去铲雪!”襄阳广电通过舆情分析系统发现这个情况后,立刻组织策划了组合拳式的全媒体报道。
开幕式一结束,市委书记、市长分头前往水、电、气等一线部门检查工作的现场新闻,第一时间通过襄阳广电的新媒体矩阵推广。之后,襄阳广播电视迅速发出紧急倡议书,号召全市人民面对自然灾害不指责、不埋怨,立刻行动起来清扫积雪,保路通、保树木;广播迅速启动应急服务,组织48个部门紧急救援,在襄阳上空传递有爱的声音;云上襄阳APP启动应急直播,搜寻风雪中的感动;公益广告《大美襄阳》,点赞风雪中的交警、环卫工人等劳动群体……全媒体宣传矩阵不仅让严寒中的襄阳人感受到暖意与从容,而且迅速扭转了负面舆情,体现了主流媒体的担当和能力。
· 直播再直播,让受众离现场更近
2015年以来,襄阳广电打造了一个全省领先的全高清、全媒体、全直播、全互动的演播室,使得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现更深地融合,“互动”成为媒体与观众联系更紧密的纽带。
全新演播室投入使用后,所有的新闻栏目全部实现了全媒体的直播,让“真实”和“现场”更多地呈现给观众,增强了新闻的可视性和现场感。其中襄阳广电的一档民生新闻栏目《今日播报》一直以60%的收视份额稳居襄阳市场第一,通过实施新闻节目质量提升工程和直播互动后,收视份额又上升了5个百分点,而且上升的这5个百分点,据数据和市场分析主要是吸引了青少年群体和高收入群体,这在电视观众老年化的当下是个很有研究价值的现象。
近年来,襄阳广电虽然在提升新闻节目质量的“三品”、强化主流党媒传播力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还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问题。襄阳广电将始终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48字职责与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立足新时代、新要求,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探索,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襄阳落地生根,贡献襄阳广电的责任和担当。
“贴近再贴近,精耕细作本土新闻;融合再融合,新闻全媒体呈现;直播再直播,让受众离现场更近。”襄阳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吉虹撰文分享襄阳广电在提升新闻节目质量、强化主流党媒传播力上的探索。
本文作者:襄阳广播电视台台长 吉虹
编辑:杨振华 / 校对:陈政
责编:周群 / 审核:曾雄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