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新增十五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2月7日,记者从襄阳市非遗保护中心获悉,襄阳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扩展名录,已由襄阳市人民政府批准,予以公布。在已经公布的两份名录中,共15项,涉及9个申报地区或单位,荆蛮绣活、襄阳曲剧等榜上有名。

据了解,2017年8月至10月,襄阳市文体新广局组织开展了第六批襄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组初评、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会议审核,从各地申报的17个项目中评选而出。

入选襄阳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包括:民间文学类的“孟浩然传说”;传统音乐类,由宜城市申报的锣鼓九连环;传统戏剧类,由枣阳市申报的襄阳曲剧;传统美术类有枣阳市申报的双钩书法、保康县申报的荆蛮绣活、襄城区申报的糖画(吴氏糖画);传统技艺类有熊银匠手工银器制作技艺、三多庵黄酒酿造技艺、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石花霸王醉酿酒技艺)、曹氏陶器烧制技艺;传统医药类入选的有枣阳张氏针灸推拿;民俗类入选的有保康县申报的婚俗(拦车马)。

入选襄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扩展名录的有:南漳县申报的“卞和献玉传说”,老河口申报的湖北越调,枣阳市申报的剪纸(枣阳剪纸)。

目前,襄阳市已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8项、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30项、市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95项。

编辑:王晓

责任编辑:姚城

审核:曾雄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