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宾客如云。
9月15日至17日,200多名来自海外及全国各地的客商、襄阳籍企业家代表应邀参加“襄商家乡行”活动。9月25日,“楚商行”北京湖北商会考察团来襄考察,42名企业家走进襄阳,共商襄阳发展大计。
在为期3天的“襄商家乡行”活动中,襄商们为家乡带回23个项目,涵盖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现代物流、农产品深加工等多个产业,投资额达85.75亿元。北京湖北商会考察团在襄考察期间,众多企业家与我市主要领导畅谈合作发展,在投资意向、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沟通。
“希望大家把襄阳作为事业、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伙伴,大家有亲情、感情、担当,相信在襄阳的投资一定会有丰硕的回报。”在“襄商家乡行”活动——“情系家乡·共襄发展”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乐成向企业家们诚挚地发出邀请。
在“楚商行”北京湖北商会考察团在襄考察过程中,李乐成表示,襄阳将用精诚周到的服务,让投资者得到回报,让企业家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从活动发起,到襄商、楚商云集响应,再到一个个项目签约落地……事实证明,“襄商家乡行”“楚商行”活动已成为弘扬襄商精神、凝聚楚商力量、推动襄阳发展的重要平台。
谋势而动,力促襄商“凤凰还巢”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家乡水、故乡人,是襄商心中永远的羁绊。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襄阳人在外拼搏、辛勤创业,涌现了一大批襄商企业代表。他们是全体襄阳人的骄傲,更是促进襄阳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富贵财富。
为了让天下襄商、楚商同聚,再引乡贤“凤凰还巢”,市委、市政府谋势而动,发出“襄商家乡行”活动筹备工作的“动员令”,做好顶层设计,细化责任分工,为襄商回归创业搭台。
7月14日,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招商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邀商、项目签约、参观考察、会场安排布置等工作。随后,我市制订了“襄商家乡行”活动责任分工方案,成立了综合组、联络组、参观考察组、宣传组、项目签约组、接待组,并细化责任分工。
邀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为进一步摸清全国各地襄阳籍在外创业人员详细信息,市工商联充分发挥工商联组织优势,专门赴省工商联拜访对接,利用全国各省(市)湖北商会平台,从中梳理出襄阳籍企业家名单,为外出邀商理清了线索。
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招商局认真落实邀商任务,成立了8个邀商小组。7月16日,各邀商小组人员马不停蹄,分赴上海、天津、广东、广西、江苏、贵州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充分利用省内、省外各种资源,邀请了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对我市有投资意愿的企业参会。
在外出邀商中,邀商小组人员着重通过以商找商、以老乡找老乡的方式,尽最大努力收集、梳理、汇总在外襄商分布和经营情况。同时,邀商小组人员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广泛收集招商引资线索。看到故乡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在外襄阳籍企业家在感到振奋的同时,对回乡投资建设产生了浓厚兴趣。
上海市湖北商会会长章锋将带回年产3万吨软包装胶及1万吨车辆用新材料的生产基地项目;湖北华焙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欢计划在老河口市建设各类烘焙预包装食品生产线;厦门市襄阳商会执行会长邓明生将带回总投资2亿元的襄阳市生态有机农业循环项目……短短一个多月,邀商小组人员共梳理招商引资线索30多个。
通过走访、对接、服务,襄商们心系故土、回报家乡的赤子情怀被唤起,各地热心企业家投资襄阳、建设襄阳的激情被点燃。各地湖北商会的负责人和襄阳籍企业家对“襄商家乡行”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且积极搭建平台,让项目、资金和人才在襄阳有效聚集,扩大襄阳影响力。
顺势而为,推动项目落地生根
襄商们走遍天涯海角,改不了的是乡音,忘不掉的是乡情。“襄商家乡行”活动主办方向全国各地发出“英雄帖”后,广大襄商造福桑梓、创新创业的热情,如火山爆发一般喷涌而出。
9月15日,“襄商家乡行”活动报到当天,北京市襄阳商会会长、北京百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云峰与14位襄商抵达襄阳,专门开了一个碰头会,商讨如何服务家乡发展。“家乡哺育了我,作为在外打拼的游子,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家乡做一些事情。”叶云峰说。
北京市襄阳商会监事长、中创环境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境一直关注家乡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去年,她在南漳县投资建设了南漳县污水处理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问题,我们的家乡会越来越好。”对于襄阳未来的发展,袁境充满信心。
“参加此次活动,我的心情特别激动。”鑫统领建材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明金龙说,他在外创业时就经常和其他襄商一起讨论,能为家乡做点什么。明金龙说:“这次回来,我会认真记录家乡的发展变化,并利用各种机会,鼓励襄阳籍企业家回来走一走、看一看,支持家乡发展。”
沟通交流,机会无限。“襄商家乡行”活动的成功举办,激励着襄商们在襄阳加快发展的道路上积聚新能量、激发新干劲、创造新辉煌。借助于“襄商家乡行”活动的平台,一个个合作项目在我市落地开花。
9月16日,在“情系家乡·共襄发展”大会上,我市各县(市)区与有意愿回来投资的襄商签订了项目投资协议。襄商们为家乡带回23个项目,投资额达85.75亿元。
9月17日和18日,参加“襄商家乡行”活动的部分企业家到襄州、襄城、枣阳等地参观考察,了解当地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情况。看到各地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企业家们十分振奋,对回乡投资产生了浓厚兴趣。
活动中,内蒙古湖北商会、深圳市湖北商会物流供应链协会、太原湖北商会和苏州湖北商会的襄城籍企业家代表与襄城区政府就进一步向外推介襄城达成意向。此外,襄城区政府与山西军威集团签订了余家湖片区产城融合示范区项目;襄城区政府与深圳前海裕通公司签订了物流中心项目。
“以前我眼里的襄阳只是模样发生了变化,通过‘襄商家乡行’活动与家乡有了更近距离的接触和交流后,我真切感觉到:‘襄阳是个宝,来人都说好’。”9月18日,“襄商家乡行”活动结束后,谷城人、天津市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建林,通过手机发送的感谢信,在“襄商家乡行”活动工作人员和襄商之间热传。情真意切的文字勾起了不少游子的思乡之情。“我非常高兴能带着北京湖北商会的各位企业家来到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襄阳。”9月25日,北京湖北商会会长、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林朋在襄阳考察时说,通过参观和座谈,他对襄阳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震撼和钦佩。未来,他将以身作则,在襄阳投资兴业的同时,引导、推荐北京湖北商会的企业家来襄阳发展。
“襄阳的变化很大,发展潜力更大。”北京志诚泰和数码办公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付文说,襄阳近年来的变化让人惊叹,也让人更有信心在襄阳投资兴业。
一批又一批襄商、楚商在襄阳聚集,一个又一个项目在襄阳落地生根,襄商、楚商与襄阳的合作交流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乘势而上,再续合作精彩华章
月是故乡明,亲是故乡人。襄商、楚商走遍天涯海角,改不了的是乡音,忘不掉的是乡情。正是襄商、楚商对家乡的魂牵梦萦,使得“襄商家乡行”“楚商行”活动意义非凡。
据“襄商家乡行”活动主办方介绍,活动邀请发出后,襄商、楚商纷纷响应,抵达活动现场的襄商数量超出预期,还有很多襄商因场地限制未能如愿来襄。可见,在外拼搏的襄商有着很深沉的家乡情结,都想借此机会感受家乡变化、展示创业成绩。
“襄商家乡行”“楚商行”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有力地激发了各地襄商、楚商对襄阳的热爱之情,也进一步提升了襄阳的影响力和城市地位。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始,那么这篇华章将如何续写?
——持续举办“襄商家乡行”“楚商行”活动,打造活动品牌。“襄商家乡行”“楚商行”活动时间紧、内容多、成效显著。然而,很多襄商、楚商表示意犹未尽,并建议将“襄商家乡行”“楚商行”活动持续举办下去,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严格控制对象和规模,将活动打造成为襄阳招商引资的一个品牌。
——加强外埠商会建设,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对已经成立的7个襄阳外埠商会进一步健全制度、规范运作;在符合建立外埠商会条件的16个省、市,积极筹建襄阳商会;在尚不完全具备组建商会条件的11个省(区),成立片区襄阳商会或湖北商会襄阳分会。不断充实、收集襄商、楚商名录信息,汇编更全的《天下襄商》名企录;收集各方意见建议,重点在会徽、襄商精神提炼、主题口号、会歌等方面融入襄阳元素,展示襄阳特色。
——加快成立“襄阳楚商联合会”,凝聚天下襄商、楚商力量。襄商、楚商需要家,而家乡的发展离不开襄商、楚商的参与和支持。未来,襄阳将在加强外埠商会建设的基础上,谋求成立“襄阳楚商联合会”,将襄商、楚商紧密地团结起来,为襄阳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市工商联负责人表示,未来,襄阳外埠商会将重点发挥“三个作用”:发挥引领发展的旗帜作用,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着力推动企业发展壮大;发挥交流合作平台的作用,积极搭建襄阳与各省、市经济合作交流的平台,为我市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发挥团结互助的港湾作用,当好会员企业娘家。
荆楚同根,襄商同心。本次“襄商家乡行”“楚商行”活动虽已落幕,但是它奏响的合作发展的主旋律在襄阳百姓心中久久回荡。今天的欢聚成为明天的动力,襄商、楚商必将跨越新的高度,为襄阳经济社会发展积聚新能量、创造新辉煌。
襄阳广电全媒体编辑:小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