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背街小巷整治有了“硬标准”

    5月30日,记者从市政府办获悉,为改善城市面貌,建设“畅通街巷、人文街巷、清洁街巷、品质街巷”,打造宜居和谐的街巷环境,我市出台了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标准。 

    新出台的整治标准涵盖环境卫生、环卫设施、公共厕所、街巷秩序、广告招牌、建筑立面、市政设施、架空线缆、文明行为等九个方面。 

    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无脏乱差现象。垃圾箱干净整洁,日产日清,无垃圾外溢;地面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绿化带无暴露垃圾,无围挡垃圾;“门前三保”落实到位。 

    环卫设施完好。垃圾收集点布局合理,垃圾箱数量充足,垃圾收集容器密闭,无敞口垃圾池;垃圾箱分类收集垃圾,箱体上要有可识别标识。 

    公共厕所有专人保洁,指示标识设置规范,有禁烟标识,厕所内干净整洁,无异味、无蚊蝇,辖区内无旱厕;对缺少无障碍设施的公共厕所应增设无障碍通道和设施。 

    街巷秩序方面,无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无乱堆物料、杂物,无乱搭乱建;无乱发小广告和城市“牛皮癣”;规范交通秩序,合理布置交通标示线,划设停车泊位,设置交通指示牌;清除在公共区域私自设置的停车地锁,禁止在公共区域划线围挡私用;严格查处车辆乱停乱放、堵塞应急通道等行为。 

    广告招牌规范美观,内容健康向上,无缺字、错字、破损,无乱设广告,无悬挂经营性条幅、横幅;要营造“创文”宣传氛围,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展示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有“创文”宣传公益广告;每200米至少有5处公益广告,其中至少2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公益广告无破损、无污损;在醒目位置设有与周边环境协调融合的“遵德守礼”提示牌。 

    建筑立面整洁美观,无乱牵乱挂,无乱贴乱画,无墙面破损和污渍。 

    市政设施方面,道路硬化平整,路面无破损、沉降、断裂,无明显坑洼积水;窨井盖齐全,无破损、移动;排水设施完善,无露天排水沟渠;路灯无破损,照度满足要求,装灯率100%,亮灯率95%;行道树、绿化带无缺株少株,无枯枝断枝,无垃圾杂物。 

    整治架空线缆,梳理、捆扎下垂线缆及散乱线缆,清理私拉线缆、废旧线杆;对无权属单位确认的线缆,按照废弃线缆进行处理。 

    无流浪乞讨人员,无不文明坐卧行为,无聚众打牌、打麻将现象,无大声喧哗现象;对待外来人员友善,耐心回答陌生人的询问。

(发布单位:市城管局  责任编辑:刘江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