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圆满收官,十多万游客齐聚襄阳

2017年端午节三天小长假,襄阳市天气晴好,全市迎来“五一”后的又一客流高峰。端午小长假里,全市旅游活动丰富多彩,假日消费热情高涨,假日市场秩序井然,据统计,5月28日至30日,全市30家A级景区接待游客11.804万人次,门票收入753.27万元,主要特点如下:

 

 

01
文明引导蔚然成风

随着襄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入工作冲刺阶段,全市旅游行业和从业人员把“讲文明、树新风”作为当前岗位工作的重点对待,大家自觉把5月23日襄阳市旅游行业创文工作推进会提出的要求带入节日的服务中,人人争当文明人,人人引导旅游文明行为。隆中景区借游客中心启用之际,开展了“浓情端午节,万人游隆中活动”,以鼓励游客文明出行为关键点,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活动,通过微笑服务、基础建设、应急处理、人员值守等方式加强服务管理水平和对游客的引导规范,随意插队、乱扔垃圾、大场喧哗、破坏文物等不文明现象大大减少。

 

02
安全监管及时到位

端午节前,市领导带队检查旅游安全。市、县两级旅游部门组织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店等涉旅企业召开旅游安全工作会,督促消除安全隐患,增强旅游安全保障能力。要求各企业制定客流疏导措施,避免旅客拥挤造成安全事故;加强旅游客运监管和交通设施维护,严防发生重特大旅游交通事故;对游船、摩天轮、儿童游乐场设施设备进行检查检测,督促经营单位加强对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对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等旅游住宿设施、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排查火灾隐患;要求各地各单位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工作,强化对旅游团队和自驾游、自助游游客的安全引导和提示,确保旅游经营单位和游客规避风险。

 

03
旅游活动丰富多彩

5月28日-30日,襄阳举办了2017年湖北省龙舟大赛暨“东津世纪城杯”襄阳市汉水流域城市龙舟邀请赛,全国各地32支龙舟队参赛,吸引10万多人参观。端午期间,各景区、乡村旅游点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枣阳市白水寺风景区在端午小长假期间,针对凡在文学领域获奖的游客,享受免票,端午节期间祈福均送平安带一条;汉城端午期间举办拜屈原仪式、吟诵屈原诗词、比赛包粽子、赛旱地龙舟等系列活动。端午节期间恰逢张艺谋新片《影》摄影组来到了汉城,邓超等多位影视明星抵达枣阳,汉城人气暴增,仅汉城游客人数达2万人次。保康县部分景区考虑到端午节与儿童节前后紧接的实际,推出亲子游活动。南漳县春秋寨举办了烧烤、露营、篝火晚会等活动,印象老家举办了微漂、真人CS、野炊、瓜果蔬菜采摘、捉鱼摸虾等活动,这些活动和产品,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前来体验。

 

04
乡村旅游持续升温

近年来随着一批乡村旅游点的兴起,住特色民居、品农家菜肴、采绿色农产品成为游客眼中的宠儿,如南漳县印象老家,端午节期间每天平均接待游客1500人次,就餐达到150桌,除景区工作人员外,连周边乡村的人员几乎全都出动为游客服务。在保康县龙坪镇南顶草原,因大型古装偶像剧《艳骨》剧组在此取景,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总体来看,以吃农家饭、游田园景、享休闲乐、果蔬采摘、乡村风情体验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持续受到本地及外地休闲度假一族的热捧,极大地丰富了端午节旅游休闲生活,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

 

05
休闲避暑游成新宠

端午节天气渐热,滨水游成为游客的一大选择。部分水资源丰富的景区提前谋划,积极策划休闲避暑旅游产品,调动游客旅游热情,效果良好。老河口市百里生态丹渠、红河谷生态旅游小镇、天襄原牡丹园等景点景区抓住时机,组织各类水生态、采摘体验活动。在百里生态丹渠景区,游览车满载游客,你来我往,吸引着大批市民和周边地区的游客在此观水、嬉戏。红河谷旅游度假区,水上运动项目繁多,个个乐此不疲,游客放松休闲的同时体验着初夏的清凉。牡丹园里,繁花似锦,人们在花海中感受着牡丹花的富贵。百里丹渠、红河谷、牡丹园等景区小长假三天游客总量突破5万人次。

 

06
智慧旅游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市、县两级旅游公路指示牌系统的逐步建立,以及部分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点在百度、高德等地图上的主动标识,旅游智能交通逐步完善,假日期间,大批自助游、自驾游游客通过卫星导航,顺利地进入我市各旅游目的地。部分景区景点采用免费的WIFI和微信、支付宝等新兴支付方式,受到游客的好评。

 

襄阳广电全媒体编辑:一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