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自贸区有何特色?未来如何建?这里有答案

大家还记得吗?4月1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揭牌仪在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式完成。这标志着,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正式起航。

 

 

那么,襄阳自贸区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又在哪里呢?4月11日,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市委书记李乐成发表了重要讲话,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自贸区建设指明了方向。

 

 

市委书记李乐成

把自贸区建设好,第一件事就是要自我变革、解放思想、破除定式。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种自我革新的精神,坚决摒弃传统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大胆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彻底改变束缚创新创业创造手脚的政府管理方式。

 

  根据国务院对湖北自贸区的战略定位,湖北自贸区要努力成为中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区;根据功能划分,襄阳片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云计算、商贸物流、检验检测等产业。

 

 

汉水君认为:这一战略定位既是我市有别于其他自贸区的特色所在,也决定了襄阳自贸区必须聚焦制度创新项目驱动两大关键,强化产业支撑。

 

要突出三个关键词
搜索

 

一是突出“集聚”

 

一方面,要以自贸区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产业集聚。

 

用足、用活自贸区赋予的政策制度创新优势,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和限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规则机制,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提升自贸区制度和环境对投资商的吸引力,让自贸区成为产业项目集聚和投资者纷纷抢滩的“洼地”。

 

另一方面,要以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集聚。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产业集聚的重要抓手,运用好、发挥好自贸区这个金字招牌,研究制定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和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加强与发达地区和产业转出地对接,主动出击,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中国100强以及行业领军企业、跨国公司、中央企业、上市公司等在自贸区开展投资合作。

 

二是突出“有序”

 

既然是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就不是盲目的、混乱的,也不是“来者不拒”“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

 

 

 

要牢牢把握产业转移新趋势,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科学确定产业承接方向、目标和重点,编制承接转移产业的负面清单,制定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规划建设产业合作示范区,积极探索产业转移有序承接的发展新模式和区域合作新途径,高水平承接国际、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制造业产业和技术转移。

 

三是突出“转型升级”

 

把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招商引资重点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引进和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在承接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着力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实现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模式向追求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模式的转变,引领带动全市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主要抓好六大平台建设

 

1

一是抓好产业项目承载平台建设。

 

围绕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科学编制自贸区襄阳片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规划建设出口加工区。

 

 

完善自贸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推进产城融合和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升自贸区的综合承载服务功能,把自贸区建成为总部经济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二是抓好对外开放平台建设。

 

推进区内区外交通、口岸联动,建设“四港一区”,加快申报一类航空口岸,打造航空港;推进铁路物流基地建设,力争将铁路口岸提档升级为一类口岸,打造无水港(铁路港);

 

 

以武汉新港襄阳陆地港为基础,打造公路港;加快建设襄阳小河港区,打造水运口岸,积极推动保税物流中心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大力推进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机结合,构建铁水公机、多式联运、通江达海、无缝对接的立体国际物流大通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

三是抓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按照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监管法治化的原则,加快完善行政审批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展平台功能,优化后台支持系统;

 

 

积极推进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口岸信息平台、市场监督和综合执法平台、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等平台建设。

四是抓好投资贸易促进平台建设。

 

建立企业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引进和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合作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

 

 

积极搭建服务贸易促进平台,推进跨境电商配套平台建设,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监管、检验检疫、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撑系统。

五是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积极引进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校企研发中心和知名孵化器等各类科创平台。

 

 

以及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等专业服务机构,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襄阳分中心,着力建设区域性科技研发中心、创新服务中心、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和科技成果交易转化中心。

六是抓好要素交易平台建设。

 

立足我市商贸物流优势,积极争取开展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构建区域性商品交易集散中心、信息中心,增强对汉江流域及周边城市的市场集聚和辐射功能。围绕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地方发展能力,在总体方案框架下,加大与国家相关部委沟通争取力度,大力引进境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主体,支持符合条件的发起人设立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福费廷等创新业务;

 

 

以打造区域性资本要素交易中心为抓手,积极推进区域性保险市场、票据市场和金融服务外包基地建设,争取建设区域性股权、产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以及农特产品(有机产品)、再生资源、大数据(信息港)、林木等特色要素交易平台,搭建统一的要素交易信息发布平台,着力培育和发布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价格指数。

编辑:阿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