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读”,让优秀传统文化生根发芽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在襄阳这座有着28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中,传统文化、名人诗句、历史遗迹如满天繁星,熠熠生辉。

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如何用经典文化引领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我市通过中小学“朝读经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幼儿园“起点阅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将诗风雅韵厚植全市近80万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孩子心中,引导他们传承文明、健康成长。

营造良好环境倡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月8日,市松鹤路小学教育集团四年级的400多个孩子的童声响彻校园,他们用诵读经典的方式,为全校女教师送上了一份别具特色的祝福。

我市从2015年开始,按照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开展了幼儿园“起点阅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和中小学“朝读经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一场“读经典、悟经典、诵经典、传经典、用经典”的热潮,让诗风雅韵在古城里飘香,浸润了襄阳中小学生的心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要责任和神圣使命。”市教育局局长程敬荣说,从2015年9月起,全市幼儿园将“起点阅读”纳入常规保教活动;全市中小学将“朝读经典”排入课表、排进课堂,每周安排3个“朝读经典”时间和1个课时的讲经典时间,保证早上有诵读、课堂有讲解、课表有安排。同时,把“双读”(“朝读经典”和“起点阅读”)活动读本内容纳入学生学业考核,把“双读”活动纳入“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创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扎实推进经典诵读活动。

“我们为62万名中小学生、16万名幼儿园孩子免费发放了‘朝读经典’读本和‘起点阅读’读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东仿说,扎实开展“双读”活动,推动学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有效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头脑,增强了学生对襄阳深厚文化底蕴的感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双读”活动也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去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到襄阳调研期间,专程来到市昭明小学考察相关工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伟年对保康县创新“六读”(学校倡读、朝暮诵读、教师领读、亲子同读、活动促读、考核评读)模式推进“双读”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和平亲自了解读本发放情况、学校开课情况。

学校主动落实导读

3月20日,记者走进荆州街小学,学校的每栋楼、每间办公室和教室都写有楹联。“学校从2008年开始把楹联文化打造成校园文化品牌。”该校校长吴平说,学校把每周三第三节课设为楹联课,此外还编写了多本楹联文化校本教材,独创了楹联操,并每周向孩子们征集楹联作品。

在襄阳,许多学校在积极完成“双读”教学任务的同时,还积极打造优秀文化品牌,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将教学楼命名为尚礼楼,将综合楼命名为明理楼;精选36条“礼”文化修身名言打造礼学文化长廊……市三十三中不仅让学生诵读经典,而且将尚“礼”融入校园环境。

开展辩论赛、通过“永”字八法学做人、与市一中合办道德讲堂……市米公小学通过艺术性、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让经典诵读深入人心。“国学经典是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思想教育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符号。举办经典诵读比赛,能让更多的孩子接触经典文化,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市二十五中校长管少英表示,该校以“弘扬传统文化,构筑精神高地”为主题,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营造人人能吟诵、班班读经典的氛围。“将‘朝读经典’排进课堂、排入课表,在语文课、历史课、思想品德课中增加传统文化内容,将戏曲、书法等融进校园,学校积极性很高。”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朱启龙说,各地各校每月定期收听、收看国学专家讲授的经典诵读篇章,开展任课教师全员教学培训,组织开展“双读”优质课评选。

社会广泛参与送读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3月16日,地处偏远的保康县马良镇中心学校内,数字终端正播放着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学生们正跟着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诵。

为了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也能享用“双读”文化大餐,市朗诵学会把“双读”读本中的168篇文章作了示范性朗诵,还自费购买了200部数字终端送到贫困山区学校,帮助山里的孩子们学经典、诵经典。

在襄阳,“双读”活动不仅给孩子们普及了传统知识,还吸引了一大批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

襄州区石桥镇是湖北豫剧的发源地。当地黑龙集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黑龙集“舞龙舞狮史家班”第九代传人史文,在得知黑龙集小学把戏剧引进校园后,主动担任孩子们的义务校外辅导员。

“我们还邀请专家、学者加入‘双读’活动。”襄阳文化名人陈新剑出版有专著《襄阳习家池》《历代诗人咏襄阳》等。他经常到中小学校举行讲座,为孩子们讲解诗词、成语故事和文学常识。

书法家涂廷多、画家边广兰成为市米公小学的特聘教师,中国麦田计划襄阳团队邀请城市和乡村的孩子到南漳县薛坪镇远景中心小学参加夏令营活动……

不少企业也加入“双读”队伍。襄阳小白象商贸有限公司向员工推行“孝德文化”,号召员工为孩子们做出表率。

全家动员亲子同读

“打卡第103天,儿子选的这本《少年读史记》棒棒的!有原文,有注释,还有典故积累。”3月18日,市民刘莎明在儿子的班级家长微信群里推荐新书。

“学校建议家长每天监督孩子看书20分钟,还让大家推荐好书。”刘莎明的儿子在市长虹路小学读四年级,如今,每天晒儿子读书的照片,记录微信群里其他家长推荐的好书,已经成了她的必修课。

在“双读”活动中,我市不断加强家校联合,通过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召开家长会、邀请家长代表到校诵读等方式,倡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开展“亲子经典诵读”,将“双读”活动向家庭延伸。

“《诗经》这样的国学经典,很有韵味,孩子们从小诵读,慢慢领会,很有意义!”市民王贤的孙子在恒大名都小学就读。学校开展“双读”活动后,他经常和孩子一起学习,感受颇深。

“我们希望家长能够参与‘双读’活动,和孩子一起成长。”市二十中初中部老师黄恋说,学校定期利用校讯通及班级微信群、QQ群为家长推介经典诵读篇目,不断提高经典诵读活动的影响力。

搭建平台以赛促读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去年10月25日,市图书馆门前,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身着汉服朗诵《诗经·小雅·鹿鸣》,拉开了襄阳市2016年中小学生“国学风·少年诵”经典诵读大赛的帷幕。

“这场比赛在全市11个县(市)区开展,覆盖了全市所有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市政协委员、大赛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主任阮先会介绍,通过层层比赛、精心挑选,最终全市22个优秀诵读节目参加决赛。

今年2月20日,首届中小学生“国学风·少年诵”经典诵读大赛决赛举行,诵读《岳阳楼记》的市第四十一中学小学部脱颖而出,将一等奖收入囊中。

“特别高兴有这么一个平台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成果进行检验。”一名参赛的指导老师表示,通过比赛既看到了优势,也找到了差距,这为以后开展好“双读”活动找到了突破口。

襄阳日报传媒集团举办“感恩经典”征文活动,襄阳广播电视台主办“曼生活·慢阅读”读书会,诸葛文化交流中心组织诸葛读书会……通过丰富多彩的平台,“双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启迪思想、浸润心灵、陶冶情操……通过“双读”活动,襄阳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和强大道德引领力量,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编辑:小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