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襄阳行动纲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中国制造2025襄阳行动纲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2月5日

  

中国制造2025襄阳行动纲要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制造业创新转型、提质增效,实现“襄阳制造”向“襄阳智造”、“襄阳创造”升级,特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化工业基础,提升制造水平,促进转型升级,加快建成万亿工业强市和汉江流域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汇聚新的发展动能,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规划引导,营造宽松环境。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和高成长性科技企业。

——创新驱动,人才为本。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联合攻关,协同创新,畅通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相互衔接。优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加强高技能人才终身职业培训,夯实人才资源基础。

——整体优化,重点突破。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对制造业各领域各环节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产业链条,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尽快在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加快跨越和赶超。

——高端发展,绿色引领。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推行绿色低碳生产方式,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实现制造业绿色化转型。

——融合发展、开放合作。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引进产业、技术和人才,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建成名副其实的万亿工业强市,工业经济总量规模实现倍增,全面实现工业化,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建成汉江流域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市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制造业整体实力达到汉江流域和中西部地区同类城市领先地位,努力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2020年和2025年襄阳制造业发展主要指标

二、重点领域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整车。以低碳化、绿色化、智能化为方向,以纯电动、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微型纯电动乘用车、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客车、校车、厢式物流车、微型物流车、环卫车、电动牵引车、纯电动低速四轮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丰富襄阳市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品系。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依托新能源整车企业,以动力电池为核心,重点发展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等,加快发展车用整车控制系统、驱动电机系统、电动辅助系统等动力系统产品,积极培育异步电动机、永磁电动机、轮毂电动机、开关磁阻电动机、电池回收利用等产品,加强发展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逆变器(DC-DC)、集成商,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智能控制等系统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积极开发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及配套产品,推进多元化的充电设施网络建设,积极拓展供电体系、充电设施、充电服务、电池回收、资源再生等产业,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形成区域性的运营服务中心。

智能联网汽车。支持汽车制造业企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布局智能联网汽车,加强车载多媒体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车载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车辆状态监测系统等车载信息系统的研发力度,重点发展最优路线规划、免费语音导航、实时路况播报、行车安全监控、故障在线诊断、油耗评估评测等智能联网汽车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加快推进智能后视镜、导航仪、行车记录仪等智能终端汽车电子产品发展。

新能源汽车检验检测。依托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动力电池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汽车零部件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进出口检验检测中心、湖北省精密几何量计量检定中心、工研院等特色优势,加快新能源汽车研发、检验、检测等共性技术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区域性的研发、检验、检测中心,坚持研发和检测双向发力,推动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二)电子信息产业

消费电子。以促进“龙头+配套+服务”垂直整合为重点,以移动智能终端制造、智能可穿戴设备、视频游戏设备、虚拟显示设备,指纹识别模组、触控模组、声学器件、传感器、天线等关键零部件为主要方向,着力发展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导航终端、智能家电等产品,支持发展智能交互产品在教育、金融、通信等领域行业应用,延伸上下游产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消费电子产业链条。

集成电路。加快建设以优势骨干企业为主体,政府和其它社会力量参与的新型半导体器件和技术公共研发平台,研发和培育专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品,促进企业加强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依托行业骨干企业,支持建设PIC(功率半导体)实验室以开展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建立PIC产业基地以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组建PIC产业技术联盟以培植产业链发展。依托国内功率半导体器件庞大的市场空间,不断加强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大力开展与业内知名企业的代工合作,壮大自身产品线和生产能力,向集成化、模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逐渐从替代产品向产品创新、牵引整机发展转变。

汽车电子。重点发展以控制单元为核心的电池控制系统、整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ISA/ISG),加快引进发展智能仪表盘、车身控制用传感器、自适应前照灯控制系统(AF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汽车安全控制与车身电子产品。稳步发展以汽车电子为代表的应用电子制造业,培育壮大车身电子、车载电子、新能源汽车充电等产业,打造全国汽车电子产业基地。

襄阳云谷。以中国移动“四个中心”、中部呼叫城,华为华中大区数据中心等重大项目为基础,培育发展以北斗导航应用为重点的卫星应用产业。着力发展面向重点行业的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推动发展信息服务业和数字内容产业。以建设“襄阳云谷”为总体目标,重点发展企业云服务、公共云服务,打造“襄阳云谷”核心板块、华中地区企业级云服务运营中心。重点推进智慧医疗、智能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新媒体等领域的云计算应用;以应用服务为先导,带动云计算软硬件、平台、应用、云服务外包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整体发展,打造全国知名的“襄阳云谷”。

(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智能装备。对接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智能装备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以本地优势汽车、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食品制造产业需求为主,推广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重点发展面向汽车整车动力系和传动系关键部件自动化装配、汽车零部件加工的柔性生产线等的工业机器人系统及自动化系统,通过系统集成生产企业带动机器人本体以及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机等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入驻襄阳,形成华中地区特色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在数控机床领域,重点发展数控组合机床和机床再制造产业,加强与省内外数控机床企业的对接与合作,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重点发展高速/精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车铣复合机床、自动化冲压生产线、柔性加工自动生产线等高性能数控机床整机产品。

航空航天。依靠航宇救生、航宇嘉泰、航力机电等企业在救生防护、航空座椅、机电产品方面的人才、技术优势,支持资质认证,支持军民结合。依托5713工厂、超卓航空等在航空维修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开展更多产品、更多系列型号的维修再制造。扶持宏伟航空器等本地整机制造企业发展。依托蔚蓝航校的品牌效应,通过与我市大专院校的合作,重点培养飞行、机务、经营管理、行业监管等航空领域专业人才。加快规划建设通用航空机场以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依托襄阳特有的人文、地理优势,发展通航旅游业。把握国家产业政策机遇,规划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建设通用航空运营示范基地。强化与中航工业等央企对接,大力引进项目,不断完善航空航天产业体系,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格局。

轨道交通装备。抓住国家大力建设高速铁路网的机遇,加快推动金鹰工业园、中车工业园、伙牌轨道交通产业园、中铁十一局汉江重工、中车洛阳内燃机等重点企业和项目建设,重点发展中大型养路机械、重型轨道车辆、高铁和电气化铁路维护和检测成套设备、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维护车辆、电气化施工检测车辆、接触网检修作业车等轨道交通检测维护成套装备。发挥金鹰重工的铁路集装箱、中车襄阳工业园、航宇嘉泰的高铁座椅等重点项目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发展零部件配套企业,实现空间链集中、企业链集聚、供应链缩短、价值链提升,打造中西部重要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

农机装备。按照“功能完善、集约发展、分区布局”的原则,依托襄州区、南漳县、宜城市、枣阳市的产业基础,完善功能分区,逐步形成农机产品制造基地和农机展销交易中心、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中心、实用人才培养中心、农机售后服务与区域维修中心。依托东风井关、名泰农机等重点企业打造提升农机产业园区,做大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高效植保机械等市场竞争力强的成套装备产品。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农业、绿色循环农业、优质特色农业以及产后服务的多功能机械装备。加快现有农机企业技术改造,促进农机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重组、联合与合作。精心选择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农机制造企业,确定技术引进的重点项目,引导外商投资我市农机装备制造业。有选择地引进一批国内尚不能制造的高端农机新产品、新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我市农机工业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四)生物医药产业

化学制剂药。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加快药物新剂型和新适应症研究,力争在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和免疫调节剂、心血管系统药物、消化系统和代谢药物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推进重点品种的产业化。着力解决药物新制剂及释药系统、药物评价动物模型研究与制备、药效评价及新机理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按照仿制药、仿创药、原研药的路径,重点开发创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疗效好、副作用小、市场前景大的化学制剂药新品种,争取在制剂药国际市场上实现新的突破。鼓励重点企业通过政企联动、合作转让等方式筛选市场前景好的批准文号在襄阳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产业化,释放产能,积极引进东部地区的水针剂批文落户襄阳,大力发展电解质类输液、葡萄糖类输液、氨基酸类输液、抗生素类输液、营养类输液和其他类输液产品,努力打造国内重要的水针剂生产基地。

现代中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推进中药药学、中药活性筛选、安全性评价和药理学研究,依托重点中医药企业,对我市传统中医药积淀的名医名方进行新药研究,加强对“古方”、“验方”的挖掘和开发,促进传统中药的二次开发,并开展对重要中药活性成分的合成、结构修饰和改造研究,争取在治疗肿瘤、心血管等重大疾病的药物领域创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产品;利用现代制剂技术,加快发展缓释、控释等新型中药制剂;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生物技术,开展濒危稀缺中药材的人工种源繁育,大力推广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GAP)种植,建立规范化的优质、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构建符合国际规范和中药特色的现代中药质量控制及检测体系,促进中药国际化,争取部分品种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

医疗器械制造。顺应医疗器械数字化、智能化、精确化、便捷化的发展趋势,努力引导企业加强多学科先进技术的集成创新。重点引进家用便携式诊疗与康复设备、社区和中小医院用医疗系统工程技术和设备、体外诊断试剂和设备、新一代具有组织诱导性的涂层人工关节、牙种植体、经皮植入器件、植入性智能假肢、人造皮肤、人工骨等组织工程产品。

(五)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太阳能光伏发电装备。以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逆变器、控制器、直变流配电柜、直流汇流箱、储能电池等产品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以高新区光伏制造产业园为载体,着力培育、引进一批有实力的设备制造商,实现太阳能电池片、逆变器各1.5GW规模,形成全国知名的光伏发电系统设备制造产业基地。

储能装备。大力发展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及储能应用,依托平凡矿业的钒矿资源及提炼技术、大力电工的钒电池产品生产技术,引进战略投资者、立足本地市场应用,推进新型储能装置技术攻关和100兆瓦储能电站试点示范,形成中国储能装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

汽车轻量化材料。以车身轻量化合金钢材料及加工成型技术、车身轻量化无机纤维与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及成型技术,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以及轻型合金与陶瓷复合材料等汽车、新能源汽车关键材料和零部件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轻型合金材料等汽车轻量化材料及加工成型技术,通过央企对接、军民转化、招商引资、与国内外各类新材料研发机构合作等途径,大力发展钒钛合金、镁合金、铝镁合金、钛合金等汽车轻量化结构材料。

无机非金属及先进高分子材料。以新型光学功能材料、特种陶瓷材料、绿色建筑材料、精细化工材料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硫系玻璃、远红外玻璃等新型光学玻璃材料,满足能源电力及机械行业耐高温、耐磨和高稳定性的特种陶瓷材料,玄武岩纤维、特种玻璃以及水泥助磨剂、竹纤维复合等新型绿色建筑材料,有机硅、磷酸盐系列、催化剂、高性能工业粘胶剂和钛白粉等精细化工材料。

新能源领域材料。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镍钴锰三元氧化物正极材料、太阳能电池基板材料,动力电池隔膜、热溶胶封装胶膜、太阳能电池镀膜用靶材、大型电力设备用超大型铸锻件、风电设备用轴承钢、齿轮钢等新能源材料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大型电力设备用超大型铸锻件,核电特种钢铸锻件、风电设备用轴承钢、齿轮钢等电力设备用新材料,积极引进太阳能光伏配套材料。

前沿高端材料。以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等智能材料,石墨烯、超材料等纳米功能材料,碳化硅等下一代半导体材料,高性能碳纤维、钒钛、高温合金等新型结构材料,可降解材料和生物合成新材料等前沿高端材料为主攻方向,加快引进石墨烯、碳纤维、3D打印、传感器、连续玄武岩纤维等前沿新材料领军人才及其专业化团队的步伐,加强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前沿高端材料的发展和布局。

(六)节能环保产业

节能与环保装备。以机电控制与电能优化设备及服务、节能电机、节能灯具、节能窑炉为主攻方向,壮大现有的节能与控制龙头企业,培育并做大做强一批节能与控制设备骨干企业。以除尘、除焦、脱硫设备及服务、水深度处理及污水净化设备和服务、生活污水污泥与餐厨垃圾协调处置设备和服务、特种工业泵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水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烟气脱硫脱硝等关键装备及核心材料,着力壮大相关环保装备细分领域骨干企业。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形成“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循环型工业体系。重点打造再生铅、再生铝、再生钢铁等三大循环产业链(“废铅回收——废铅综合利用——铅深加工”、“废铝回收——废铝资源综合利用——铝深加工”、“废钢铁屑——熔炼铸造——汽车零部件”、“废轮胎——改性沥青(炭黑、再生橡胶、轮胎翻新)”、“废家电——金属(塑料)回收——金属(塑料)深加工”、“废纸回收——再生纸利用”)。以工业大宗固废再利用为重点,打造磷化工“硫—磷—钛”、“粉煤灰——新型建材”、“磷石膏——石膏制品”等产业链,提高大宗工业固废利用率。

三、主要任务

(一)创新驱动专项行动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深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统筹高等院校、优势企业、产业联盟、产业集聚区的创新优势,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重点产业发展的共性需求,开展共性重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整合科技资源,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大学生创业创新园、襄阳科技城、产业研究院、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等为重点,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孵化一批重大创新项目。推广应用“创客+”模式,加快建设面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

推动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突破。以高端装备、工业软件、关键材料、基础零部件等关键技术为重点,对接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梳理一批前瞻性关键核心技术项目,集中攻克一批事关我市重点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核心技术。推进重点产业产品创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新材料、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快研发推出一批关键核心产品。

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搭建科技成果信息交互和共享平台,健全以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培育一批科技中介机构和技术经纪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支持创新发明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降低知识产权申请、保护、维权成本。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促进创新发明专利运用和转化。加大知识产权违法惩戒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保护长效协作机制。

(二)智能制造专项行动

加快智能制造模式的推广应用。推进智能设计,促进企业研发设计与生产协同,开展众包设计与定制服务。推进智能生产,广泛应用制造执行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及数字化控制系统,提高在线监控、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分析水平。推进智能管理,促进生产与销售、业务与财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推进智能服务,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制造模式,形成基于个性化定制需求的企业设计、生产、供应链管理和服务体系。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提高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能力。

大力推进“机器换人”。开展工业机器人计划,建设全国领先的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运用示范区,鼓励汽车、机械制造、建材冶金、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行业的重点生产企业进行互联网改造和智能化提升;启动实施工业机器人倍增行动,组织开展“机器换人”项目,引导重点企业在加工、码垛、搬运等环节的“机器换人”工程和自动化系统集成,全力推进试点行业和试点企业加快推进机器换人,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打造工业机器人应用示范基地。

发展工厂物联网。围绕信息物理系统网络研发及应用需求,组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和相关工具、传感和通信协议,实现人、设备和产品的实时联通、精确识别、有效交互与智能控制。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实现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工艺优化、产品设备监控管理、环保监测及能源管理等领域物联网应用全覆盖。培植工厂物联网技术服务企业,支持和鼓励本地骨干物联网技术服务企业积极创建工厂物联网技术标准、工厂物联网国家级实验室、工厂物联网产业联盟,促进行业间协同发展。

(三)优质制造专项行动

加强标准建设。实施制造业标准提升工程,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开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点。依托相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支持重点领域龙头企业牵头或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修)订。鼓励企业将自主创新技术形成技术标准,推进技术标准化、质量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完善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制造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鼓励建立专业检测技术联盟。

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加快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产品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提升制造业工艺和装备水平。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办法,推动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品牌培育试点示范创建专项行动,实施政府质量奖培育计划,加强区域品牌建设,大力宣传和开发区域品牌价值。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跨区域并购,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法律支持等服务。

加强产品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多渠道采集产品质量相关信息。实施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共享,建立质量诚信监管联动机制,加强产品质量的社会监督。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产品追溯信息电子化。鼓励企业应用先进技术和智能化装备,对产品质量实施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建立企业产品质量档案。建设一批国家、省、市级质量检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对优势产业实施产品抽查做到全覆盖,开展产品质量风险监测,推行质量“黑名单”制度。

(四)绿色制造专项行动

加快绿色改造提升。以化工、纺织、化纤、印染、电力、建材、冶金等行业为重点,广泛推广应用余热余压回收、能量系统优化、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进一步提升能效,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全面整治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不达标的企业,对能耗、水耗、排污超标、超总量的重点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快淘汰钢铁、建材、化工、纺织等行业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步伐,推动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退出。

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全面推进资源循环发展利用,挖掘“城市矿产”,大力发展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等为代表的废旧金属、废旧塑料、废旧橡胶、废旧纸及其它废旧资源再利用产业,重点培育骆驼集团、金洋公司、楚凯公司、津泰环保等一批再生资源利用产业的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园区循环化发展,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原材料互供、资源共享。重点培育华壁建材公司、南漳龙蟒公司、泰山石膏(襄阳)公司等一批大宗工业固废利用龙头企业;加快实施一批再生资源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楚凯公司6万吨废旧硫酸综合利用、泰山石膏公司二期、津泰环保科技公司二期等推动产业加快发展;加快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不断加粗和延伸产业链,推动楚凯公司还原法生产再生铅、金洋公司高端铝部件、泰山石膏公司石膏深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发展再制造产业,鼓励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大型成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实施高端再制造,对老旧和性能低下、故障频发、技术落后的在役机电装备实施在役再制造。多措并举,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骆驼集团、金洋公司、大连环嘉(襄阳)再生资源回收基地等龙头企业的回收体系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石。大力争取和利用再生资源发展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在襄城余家湖工业园区,建设以磷石膏、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废弃物生产建材产品为特色的产业链,以含氟工业废水提纯再利用氟生产化工产品等工业废水再利用产业链,以发电产生的余热供应周边工业企业等产业链,实现企业间生态循环。在谷城、老河口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以金洋冶金、骆驼蓄电池、楚凯冶金、金耐特机械、津泰环保科技、金赞阳纸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下的废铅、废钢铁、废铝等废旧金属循环利用产业链,汽车废旧轮胎橡胶生产改性沥青等废旧橡胶循环利用产业链,废纸循环再利用产业链。利用南漳的襄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磷化工相对集中的优势,建设磷石膏、磷矿渣再利用产业链为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等。

(五)融合发展专项行动

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发挥襄阳军工企业在航空航天、医药、工业泵、高端装备、汽车零部件、光学材料、纺织、火工等领域装备、技术、人才优势,统筹军地资源,推动驻襄军工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军工技术向民品转化,促进社会资金、民用技术参与国防装备科研生产。围绕汽车、装备、医药等襄阳优势产业,筛选一批优先突破项目,开展军民企业合作,推动国防科研资源向民用企业开放,促进军用高技术向民用产业转移。加快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提升航空航天产业、华中医药、新兴重工、五二五泵业、江山军民结合、襄阳光电等产业园规模和功能,加快推进际华生态纺织、襄阳应急安全装备、东方化工火炸药等产业园区建设步伐,着力打造千亿级军民融合产业板块,努力把襄阳市建成汉江流域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加快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引导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探索移动电子商务、在线定制、线上到线下等创新模式,建立“研发+代工+营销”、“产品+服务”、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和整体解决方案服务等新型商业模式。

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以中心城区工业园转型升级为切入点,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推动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研发设计、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鼓励企业生产模式从以产品制造为核心向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营销模式从提供设备向提供咨询设计、项目施工、仓储物流、系统维护和管理运营等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

(六)结构优化专项行动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汽车、纺织、食品、化工、建材冶金等五大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升级,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高端制造和研究开发项目,依托自身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和营销网络,重点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智能化高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全力推进云服务、军民融合产业和再生资源利用等三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区域创新品牌。

加快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坚持走“一县一品”特色化发展之路,依托现有主导产业和省市重点产业集群,制定实施推动各县市区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实施意见,引导各地重点培育突破1-2个基础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的百亿级产业集群,完善产业地图和产业招商指南,建立重大产业项目统筹布局机制,一业一策给予差异化扶持,调整完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一批有区域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县域经济实力提升,促进全市主导产业加快发展。

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优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创新条件较好的企业,分年度制定培育计划,落实培育措施,打造一批掌握核心技术、产业优势精而专、拥有高端内在研发能力、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和自主品牌创造能力的行业领军企业,调整完善龙头企业专项奖励机制,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品牌创建、市场拓展、兼并重组,加快做大做强。加大中小微企业培育力度,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引导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形式,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

(七)开放引领专项行动

加强自贸区建设,实现制造业转型。加强口岸建设,以湖北内陆自贸区襄阳片区建设为契机,整合“三港(铁路港、公路港、航空港)一中心(保税物流中心)”四大口岸核心平台,以及一类航空口岸建设申报工作,力争将航空口岸开放纳入国家“十三五”口岸发展规划,促进铁路港、公路港和保税物流中心统一布局、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积极推进“三港一中心”物流园区建设,依托港口、铁路场站、机场,加快建设一批临港、临铁、临空的货运枢纽型、综合服务型和中心城市配送型物流园区;加快就地报关检验进程,吸引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外贸出口货物在襄阳集并,打造鄂西北全方位出海服务大平台,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内陆国际贸易中转中心;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出口加工区、进出口生产加工区和进出口商品交易中心,吸引国内外高端产业聚集,引领和推动产业转型。

加强国际产业合作,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以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打造大通道、服务大开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着力引进高端制造领域的跨国公司;支持制造业企业通过委托开发、专利授权、众包众创等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创新外资利用方式,推动利用外资由重点引进技术、资金、设备向合资合作开发、对外并购及引进领军人才转变;重点推动企业“走出去”,支持优势企业在境外开展并购重组、股权投资、创业投资,依托互联网开展网络协同设计、精准营销、增值服务创新、媒体品牌推广,发展国际总承包、总集成,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培育一批具有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加快内外贸融合拓展流通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竞争力和城市国际化水平,打造汉江流域对外开放高地。

建设总部经济集聚区,提升制造业层次。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建设总部经济聚集区,着重培育发展具有国内一流影响力的企划、配送、采购、结算中心,构建总部企业生态圈,优化总部经济发展平台;在总部集聚区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汽车零部件、新能源、高端装备、机器人等重点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功能区、示范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明确区域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扶持政策,推动襄阳高新区总部集聚区的建设;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地区总部、财务公司、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在总部经济集聚区落户,在本地建立“核心工厂”,形成功能集聚、形态新颖和生态协调的总部经济新载体,打造“百千万”亿级产业集群。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积极发挥市工业促进委员会作用,常态化召开《中国制造2025襄阳行动纲要》贯彻执行工作联席会议,由市领导召集,各县(市)区,市直相关职能部门、相关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龙头骨干企业参加,凝聚全市力量,共同研究推进襄阳工业发展新模式。聘请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组建战略规划专家智库,进一步加强襄阳实施《中国制造2025》路径深化研究,深入指导各项行动。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进一步健全行业准入规范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着力减少审批前置条件,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实施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改革试点,实施差别化的资源要素价格机制、便捷高效的要素交易机制。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三)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努力盘活土地资源,重点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和项目。发挥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汉江产业股权引导基金的平台优势,吸引社会资本建立各种科技金融基金、双创基金、特色产业园区基金等专项基金,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子基金,引导重点行业、主攻领域的发展。优化财政资金扶持方式,重点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公共创新平台建设、重大装备推广示范、企业技术改造,集中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创建全国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健全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创新型团队、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充分利用国家、省、市人才政策,以襄阳市“隆中人才支持计划”为平台,结合襄阳的重点领域,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计划,瞄准国际、国内领先人才团队,加大创新团队引进支持力度,引进一批产业亟需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培育新型产业工人,依托襄阳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打造人才培养联盟,探索建立面向智能制造的教育理念、学科体系和培训模式,造就一支庞大的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加强企业家培育工作,开展分领域、分层次的培训,提高企业家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建立企业家交流平台,促进相互间的合作交流。

(五)支持企业创新产品的应用。定期发布襄阳产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创新产品的首台(套)示范应用,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加大对县(市)区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地建立创新产业平台,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简化工商注册、股权转让等手续,全面实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打造“一网式”政策平台,提高政策透明度和知晓率,开展线上线下政策服务互动,加快各项政策的落实。完善产业准入政策,加强对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和执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及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抄送:市委各部门,襄阳军分区,各人民团体。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

中央、省属在襄单位。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2月6日印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