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我市地方标准《稻作区大球盖菇露地栽培技术规程》正式实施

大球盖菇俗称赤松茸,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多糖以及17种氨基酸。菇体色泽艳丽,腿粗盖肥,肉质滑嫩,具有全价营养食品之美誉。我国上世纪80年代从波兰引进菌种试验,近年来国内多地已开始栽培研究和大田种植。

襄阳作为湖北省第一的农业大市,农作物秸秆产出量大,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高达770万吨,秸秆禁烧任务艰巨,迫切需要对农作物秸秆这一多用途、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开展综合利用研究与成果转化。

秋冬季节在田间发展大球盖菇,不仅可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有效减轻秸秆露天焚烧和环保压力,还能有效解决土地的季节性抛荒等问题。大球盖菇每亩可消耗10亩水稻秸秆,秸秆转化成的菌渣还作为天然有机肥直接还田,为下茬作物生长提供多种营养成分,可减少化肥施用量,有利于恢复地力。2017年秋季,我市大球盖菇引种栽培试验获得初步成功,2021年我市示范推广达到620亩,大球盖菇种植面积全省最大。


2021年11月21日,由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襄阳市地方标准DB4206/T45-2021《稻作区大球盖菇露地栽培技术规程》正式实施!旨在规范种植标准和要求,让广大菇农种好大球盖菇。今年我市将建立大球盖菇示范种植基地3-5个,每个基地种植大球盖菇100亩左右,种植基地严格按照《技术规程》的要求落实各项技术措施。

本标准规定了襄阳市水稻产区大球盖菇露地栽培技术、生产管理、收获技术要求等技术内容,详细地描述了有关技术的具体操作措施。露地栽培以秋栽为主,10月中下旬播种为宜,次年2月份开始出菇。当温度低于4℃或超过30℃不长菇。在出菇期间,可通过支架保温(遮阳)材料、调节喷水时间等措施,使环境温度处于理想的范围。空气相对湿度90%~95%,保持覆土层呈湿润状态,若覆土层干燥发白,应适当喷水。当发现鬼伞等竞争性杂菌及时人工清除,在铺料前对料堆喷覆盖农膜进行熏蒸处理。具体注意事项可向当地农业农村局或者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咨询。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记者:杨豪雨  | 通讯员:齐森林

编辑:王雪勤 | 校对:汪嘉丽

责编:梁龙 | 审核:曾春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