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质量发展创造襄阳新辉煌——我市开展项目拉练三年回眸之一

县(市、区)、开发区发展得怎么样?项目拉练现场亮一亮!

2017年以来,我市坚持每一季度开展一次项目拉练,3年来共开展12次项目拉练,累计行程12000多公里,足迹踏遍了全市各个县(市、区)、开发区。

369个项目参与拉练观摩,总投资达2619亿元……通过项目拉练,一大批行业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体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项目集中展示,彰显了各地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潜力。

从保康的荆山深处,到枣阳的鄂北岗地,一个个项目建设战鼓正酣,处处涌动着竞进发展的热潮。

现场看项目,实地论发展;当场议问题,集思谋突破。各地党员干部不断锤炼担当尽责的真本领,谱写了襄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拼出来的发展气场

受疫情影响,原本定于今年1月初举行的2019年第四季度项目拉练活动暂停。4月份疫情缓解后,市委、市政府立刻开展2020年第一季度项目拉练活动,对参与活动的11个县(市、区)、开发区的33个项目进行现场拉练。“我们是全省第一个举行项目拉练的城市。”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付劲松表示,项目拉练加快构建了对冲疫情影响、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力支撑,推动全市迅速形成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的强大攻势。

在2019年第四季度、2020年第一季度项目拉练总结会上,市委书记李乐成强调:“要以攻坚之志打好项目之战。”

坚持一个季度一次项目拉练,市委、市政府为何下这么大的决心?“通过项目拉练,一大批优质项目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段细柱说,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2%、8.1%、9.8%。

2019年全市共组织三次项目拉练,共拉练93个项目。按产业类型分,先进制造业项目80个,占比86%;现代服务业项目13个,占比14%。按建设性质分,技改扩能项目20个,占比22%;新建项目73个,占比78%。

这93个项目2019年用电量达2.07亿度,平均每个项目用电223.6万度;共吸纳就业19800人。2019年前三季度,93个项目共纳税28.5亿元,平均每个项目纳税3063万元。“93个项目当年就有51家进入‘四上’企业,其中8家企业在当年第三季度项目拉练考核中得到了加分。”付劲松表示,还有43家“四上”企业在2020年第一季度项目拉练中加了分。

今年4月,市发改委对93家企业进行调研,发现高新区康明斯国六发动机、枣阳市海立美达冷藏车、襄州区长源东谷国六动力部件智能制造等35个项目实现达产满产,占比38%;产能达到50%以上的有38个,占比40%。“这些项目达产达效,在疫情期间不仅成为各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硬支撑。”付劲松说。

围绕项目拉练这根“指挥棒”,各地纷纷拿出优质项目,比含“金”量、比含“新”量、比含“绿”量。

襄城的泽东化工通过研发、技改和创新,发展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项目,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泰山石膏胶联剂生产项目将车间由传统的平面布局、分散设计改为立体式设计,把2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叠”起来,高度集约化用地为未来发展腾出了更大空间;保康亚克聚氨酯阻燃剂项目,产品广泛使用于奔驰、宝马、奥迪等世界知名汽车品牌,部分高端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

每一次项目拉练,都推进了项目建设提速提效,掀起了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

逼出来的转型升级

“一车独大”是襄阳产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但在今年第一季度项目拉练中,汽车产业及零部件项目只有5个,占项目总数的13%。“项目由汽车产业类项目为主转变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多点发力。”市发改委四级调研员陈波表示,这5个汽车产业及零部件项目也是细分领域中的新兴项目,如樊城奥杰新能源汽车、老河口特拉斯农业机械、枣阳红岸房车改装项目,标志着我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

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全省发展目标相比,襄阳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存在发展速度偏慢、结构不优、有效供给不足、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为此,市委明确提出“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

如今,随着项目拉练深入开展,服务业的短板正在加速补齐。

6月24日,襄阳华侨城奇梦海滩水乐园正式开园。该项目占地约15万平方米,斥资8亿元打造,是华中地区投资规模最大的水乐园,填补了我市大型游乐类旅游项目的空白。如今,该项目负责人正在抓紧准备,参加2020年第二季度项目拉练。

“不仅是华侨城项目,近几年襄阳的服务业正在飞速发展。”陈波说,保康的五道峡、横冲滑雪场,襄城的唐城,枣阳的汉城……这些旅游项目极大丰富了市民的生活,填补了旅游服务业的不足。此外,樊城的八大市场、好邻居物流配送中心、中通快递鄂西北分拣结算中心等商贸物流类生产服务业也在快速跟进,襄阳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凸显。

项目拉练中,一批批产业层次高、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新兴产业项目不断涌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作为儿童呼吸科用药第一品牌的葵花药业中成药及大健康产业项目,被评为“省级细分领域单项冠军”;湖北荆洪年产1000吨生物农药甲维盐项目,每吨产品市场价格等同一辆奔驰G系列车;在细分领域领跑的襄阳维恩农副产品生物转化项目,高纯度卟啉铁提纯技术远超美国,企业拥有较强的行业竞争力;湖北泽融国家复合材料检验检测中心项目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国家级复合材料检验检测平台;东风威立雅环境服务(襄阳)有限公司环境服务产业园项目填补我国中部地区危害品处理项目空白……

这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我市争当湖北高质量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排头兵打牢基础,也为“一极两中心”建设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数据显示,全市医药化工、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分别由2017年的508.3亿元和1213.5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537亿元和1680.6亿元。

去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30.4%,同比加快16.7个百分点;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4个产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达到89.5%。

比出来的作风担当

6月23日,宜城清华同方计算机有限公司举行首批订单中的1000台搭载华为鲲鹏920系列CPU的信创台式电脑完成仪式。该项目从2019年9月开始建设,12月完成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从签约到具备生产能力,只用了三个月。“今年4月中旬参加项目拉练,6月16日第一台产品下线,6月23日首批订单开始下线。”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计划每月生产5万台,年产值达40亿元以上。“宜城速度”在襄阳,并不是孤立。

位于东津新区的湖北新富车身项目,总投资10亿元,可年产10万台新能源汽车车身。2017年5月20日动工后,得到市直多个部门和东津新区的大力支持。该项目只用了285天就建成投产。

在项目拉练这个大舞台上,一大批项目秘书为了使项目尽快竣工投产,撸起袖子加油干,展示了克难攻坚、敢于担当的新时代干部形象。

为了拆解、吃透“芯”产业链条,实现电子信息产业从空白到高质量发展的例证。襄州区副区长王海邀请知名企业IT工程师将智能手机拆解,逐一研究零部件构成,挨个筛选企业,一点点吃透产业链条,制定出产业“招商地图”,有针对性地引进和集聚重点供应商、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项目。

在一场关键性的谈判中,王海详细列出了塑机、机械手、丝印设备、超声波焊接和EMS产品管理系统等22项精准到部件、涵盖全要素的数据分析,全面突出了襄州的比较优势。专业化的分析一举扭转了博柯莱公司的态度,公司董事长黄亮当即决定到襄州投资。

博柯莱智能科技产业园项目于2019年6月签订正式协议,9月顺利投产,当年就参加了项目拉练。随后,短短1个月时间内,5个总投资15亿元的电子信息类大项目先后表示要进驻襄州,一个驱动力十足的“芯”产业链呼之欲出。

在枣阳,该市成立拉练专班,对全年的拉练项目早思考、早谋划、早准备,着重围绕产业升级、改革创新、服务提效等,谋划和推出一批又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着力打造好项目。

在樊城,该区实行“项目例会制”,定期由区主要领导主持召开重大项目建设协调会、督办会,不定期由各项目包保领导按照“问题导向”召集碰头会议,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则全部实行“1+3”管理推进模式,即区级领导+秘书服务+公共服务+在地服务。“项目拉练既练企业,也练干部。它倒逼党员干部学习本领,提升能力,优化流程,锤炼了党员干部的作风。”襄城区委书记吉虹对此深有感触。

原文:用高质量发展创造襄阳新辉煌——我市开展项目拉练三年回眸之一

编辑:刘澄芮

审核:彭梦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