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码头:“万里茶道”申遗的亮点

公馆门码头

襄阳码头分布于襄城、樊城汉水两岸,共有31座,基本都保留了较好的历史结构。襄城码头分布于汉江南岸,分别为檀溪、罗家、夫人城、临汉门、官亭、铁桩、拱宸、长门、闸口;樊城码头分布于汉江北岸,分别为火星观、米公祠、大码头、龙口、公馆门、林家巷、左家巷、邵家巷、望岘亭、余家巷、莫家巷、官码头、占吉庙、五显庙、回龙寺、汉阳书院、基峨巷、苏家巷、湖南馆、马道口、梯子口、迎旭门。

襄阳地处中原,地理位置重要,特别是陆路和水运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南北经济文化的交会之地,素有“南船北马”的美称。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为襄阳城西的大堤所作的《大堤曲》,描绘了1200年前襄阳码头的繁华景象。杜甫和白居易的诗句写道:“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下马襄阳郡,移舟汉阳驿。”生动再现了襄阳“南船北马”交通便利的繁荣景象。

历史上商周之时,襄阳初具渡口,到春秋时,已是楚北进中原的要津,从秦统一六国后,历经汉、晋、隋、唐各代,襄阳沿河两岸都是桅樯云集的码头。

在漕运兴盛的年代,襄阳汉江沿岸,一溜排着三十余个码头,有21条小街巷可直通河岸码头,大小船行20多家。民国年间,襄阳因船运业发达,水路运输达到一个顶峰。据《襄樊交通志》记载:民国二十四年前后,根据把头势力划分,汉江5公里多的江边共分布有11个半码头,其中襄城3个,樊城8个半。襄城上自小北门,下至长门,依次有小北门、大北门、长门。樊城上自大码头,下至梯子口,依次有大码头、公馆门、晏公庙、官码头、占吉庙、回龙寺、基峨巷、马道口、梯子口(半个),两岸码头工人约有千人。

这些密密麻麻的码头分门别类,有的专属于某个大的商号,有的则专门装运某一类货物。樊城的2000余家商号每年出入的商品丰富,囊括山杂货、食盐、芝麻、煤炭、木材、油和粮食等,价值在600万银元以上,相当于今天超过十亿元的物资。背靠码头的中山前街和中山后街就是当年城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上世纪40年代的前街,一水儿青石板铺成,制皂厂、酱园、绸缎庄、银楼、药店、盐行鳞次栉比,货物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这些货物,大都通过汉江运输而来。茶馆、饭庄及各类摊点遍布两岸,人声鼎沸,仿若街市。“日有千人撑篙,夜有万盏灯火。”可以遥想:满河船桅,纤夫盈堤,沿江纤夫起航的号子声动十里,小船划向大船,大船靠向码头。

据《襄阳府志》载,襄阳码头最早为陡坡式土码头,现存码头为清道光八年(1828年),在襄阳知府郑敦允的主持下,将原陡坡式土码头改为条石阶梯式码头,有些还在码头上建牌楼。由于历史的原因,码头上的建筑设施被先后拆除,唯码头尚存。1949年后,由于陆地交通的发展,水运逐渐淡化,码头的功能减弱。

大北门典雅庄重,小北门、长门巍峨壮丽。襄阳这些码头鳞次栉比、形态各异、功能有别,有专门的人渡码头,有专供官员渡江的官码头,有客货混用的商用码头,还有主要用于军事防御的军事码头和便于架设浮桥的铁桩码头等。

2008年,襄阳码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拱宸门(亦称大北门)码头位于拱宸门外东侧,长18.3米,宽6米,占地面积109.8平方米,码头为条石台阶式,保护较好,共29级,上呈扇形10级,下为直立式19级。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巡道聂贤始建大北门青石台阶码头。

公馆门码头因临近公馆门而得名,位于樊城沿江大道中段,始建年代无考。该码头原为土码头,后由襄阳知府郑敦允筹资改建成石码头。码头占地220平方米,由石蹬道和石平台组成,上层石蹬道为扇形,18级;在修沿江大道时,又加高5级;下层石平台也为扇形,长16米,宽2.5米至7.3米不等,两侧各有石蹬道17级。昔日是达官贵人渡江专用码头,1949年后除供人渡江外,还运输芝麻、油、盐、煤、木材等货物。石蹬道中间有“民不能忘”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据市文体新广局文物科科长胡俊玲介绍,在“万里茶道”襄阳节点申遗资源调查过程中,襄阳码头作为茶道沿线的独特景观,成为我市入选“万里茶道”节点的重要资源。

在水陆空交通发达的今天,人们在汉江上再也看不到百舸争流的壮观景象,但历经沧桑、古朴而又坚固的老码头仍在保护着汉江河岸,老码头是汉江的文化符号,也是汉江边襄阳儿女永远剪不断的血脉之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