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次襄阳之行,他们越来越感动—— 一群甘肃人在襄阳的维权之路

王小燕和公公向张晓婧(中)送锦旗      肖梦阳文/摄

●丈夫出事以前,王小燕从来没有到过襄阳。可六趟跑下来后,她心中的愤恨已变成感动。让她转变态度的是樊城区司法局的法援工作者

●“这是一群尽责的襄阳人,他们对我们有恩。”近日,记者在樊城司法局见到了王小燕。她和亡夫的父亲、大伯一起,专程从甘肃赶到襄阳,为樊城司法局送来一面锦旗

丈夫在传销窝点遇害

今年27岁的王小燕是甘肃平凉人。2012年春天,经人介绍,她与家里仅有8亩农田、4间瓦房的张荣华结婚。“他家条件虽然不好,可我就看中他这人老实,对我体贴。”王小燕介绍,张荣华本科所学专业是动漫设计,步入社会后一直没有找到好工作。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她,也只能在超市、酒店打工。小两口婚后的日子虽清贫,但夫妻感情好,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2014年,王小燕与丈夫一起离开甘肃老家,到河南郑州打工。“我在酒店一个月可以挣2000多元,他接了一些影楼后期制作的活儿,可收入并不稳定。”王小燕说,为了让她尽早过上好日子,张荣华只身到襄阳投奔同学张某。

然而,这是噩梦的开始。

张某在电话里称,他在襄阳开了一家服装店,生意很忙,让张荣华过去一起挣钱。2014年5月19日,张荣华应邀赶到襄阳。没想到,前来接他的却是两名陌生的女子。出于对张某的信任,张荣华跟着两人一起到了高新区米庄镇孙庄社区2组的一间民房里。

与张某一见面,张荣华马上发现这是一个传销窝点,转身就准备离开。谁知,六七名男子突然上前将他按倒在地。张荣华拼命反抗,这群人更加穷凶极恶,用毛巾死死地捂住了他的口鼻,直到他失去反抗能力。

次日凌晨3时许,传销人员发现张荣华已无生命迹象,便将他的遗体运至市东风医院丢弃。

异地申请法律援助维权

2014年5月22日,王小燕跟着5名亲人第一次赶到襄阳。在派出所里,她才知道丈夫出了事。看着躺在殡仪馆里的丈夫,王小燕伤心得几度昏厥。处理了丈夫的后事,王小燕抱着张荣华的骨灰回到了甘肃。“不行,我得为丈夫讨回公道。”王小燕心想,她的公婆年迈体衰,为了培养这个大学生儿子,老两口苦了大半辈子,还没等享上清福,膝下唯一的孩子突然就没了。

可是夫家一贫如洗,自己也没有积蓄,根本没有条件聘请律师,这可怎么办?王小燕想到了法律援助。但是平凉与襄阳相隔数百公里,在平凉申请法律援助,维权有诸多不便。

同年11月12日,王小燕再次来到襄阳。这一次,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了樊城司法局法援中心。没想到,法援中心工作人员对她的遭遇非常同情,当即受理了她的申请。“我们当天就打电话到平凉,核实她的家庭情况。”樊城司法局法援科科长张晓婧说:“因高新区没有设置法律援助机构,受市司法局的指派,樊城区法律援助中心承办高新区范围的法律援助案件。”发现王小燕符合条件后,她马上向局长仇子琦汇报了情况。“外地人到我们这儿来一趟不容易,我们要特事特办,尽量给他们行方便。”仇子琦当场拍板,指派张晓婧亲自作为王小燕的法援专职律师。

这一次襄阳之行,王小燕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31万元赔偿款即将到位

张晓婧接到指派任务后,迅速投入到搜集案件证据的工作中。她积极联系办案检察官、法官,约见犯罪嫌疑人。掌握全部案件事实后,张晓婧及时撰写刑事附带民事诉状,并提起诉讼。

案件一审在襄阳市中院开庭两次,王小燕均在现场,可那些传销人员的冷漠,让她心生凉意。一审判决后,只有部分被告愿意赔偿,赔偿款仅有2.7万余元。

王小燕只好第4次来到襄阳,请张晓婧帮她上诉。“一些被告人觉得自己总要获刑,不肯再赔钱。”张晓婧说:“但积极赔偿在量刑上会有所减轻。”她多次跟被告人及其家属、律师沟通,最后他们的态度总算软了下来。

之后,张晓婧积极向省高院提起上诉。王小燕第5次到襄阳,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因为本月初,二审民事赔偿部分已经判决,王小燕和公婆共获赔31万元。目前,赔偿款已经打进省高院账户。“这都是樊城法援中心尽力为我们维权的结果。”王小燕说,为了表示感谢,她第6次来到襄阳,为樊城区司法局送去一面写有“扶危济困、援助情深”的锦旗。

这一次,王小燕请张晓婧帮忙起诉丈夫被害地的出租房房东,要求赔偿。“按照法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为传销提供出租房屋、经营培训场所等便利条件。凡提供的,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张晓婧向记者介绍道。

采访的最后,记者得知,王小燕在丈夫出事后,以女儿的身份仍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我和丈夫没有孩子,公公婆婆只有我丈夫一个孩子,我以后就是他们的亲闺女。”王小燕说,从樊城区司法局获得的关怀与感动,给了她生活下去的信心与力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