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在林立高楼下的传统理发铺子

现在很多理发师不会掏耳朵、修面,这种传统手艺几近失传,一些中老年顾客很是失落。
今年67岁的理发匠陈荣圣从事理发行当已经55年了,面对市面上时尚美容美发店面随处可见,生意也很火爆的情况,他独有的与理发配套服务的掏耳朵、刮胡子等老手艺,他一直没有丢,一直用着传统的方式为顾客理发。
这家隐身在樊城林立高楼下的传统理发铺子,位于襄阳二中侧面,古老的大同街中段。

 在现代理发“洗、剪、吹”遍布大街小巷的当下,像这样还保留着剃头刮面手艺的传统理发店越来越少,今年67岁的老陈——陈荣圣,正是这样一名坚守着老手艺的剃头匠。 20多平米的理发小门市倒也生意兴隆,每一天,他都会开门理发,光顾者还真不少。在古老的樊城区大同街上,并排坐落着几家理发店,唯有老陈的门口最为俭朴、陈旧。门口挂着红底黄字旧灯箱的便是老陈的店。踏上坑坑洼洼的石台阶,推开已开不利索的玻璃推拉门,恍然穿越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loading...

推开理发店门,恍然穿越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进门右手边角落的木架上放着一个用了17年、四周已有不少凹陷处的铝盆,铝盆上方的盒子里放着沾满肥皂沫的木刷,20平米的屋内只有一张铁锈斑驳、转动还会嘎吱响的传统理发椅,边角已有裂痕的镜子前方的工作台上摆放着一个陈旧的木箱,箱子里是老陈的宝贝— —一套掏耳朵的装备、七把剃刀以及梳子与刷子。

 陈荣圣出生于东津老营,是个地道的农家娃。本应与农田打交道的他偏偏不务正业,12岁时,便跟着村里一位来自江西的盲人学习理发。由于看不见,盲人只能将理发的原理、工具和方法口述给陈荣圣,聪明伶俐的陈荣圣一点就通,他按照盲人说的样子用木头自制了一把剃刀,一开始在亲戚和小伙伴的头上练习,后来理熟 练了,又托外地亲戚带回来一把剃刀,到村大队里给人理发。

陈荣圣在当地理发理出了名堂,一些居民慕名到他家找他理发,还有的将一家人全年的理发都包给他,在七八十年代,一个人每年的包年理发费只有二块多钱,一年理24次发,平均每理一次发只有八九分钱。loading...
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与学习中,陈荣圣不仅学会了理发、刮胡子、掏耳朵,连睡落枕等常见小毛病,到他手里也能解决。

 “现在发廊剪的发型,我是做不来了。”老陈看到有些年轻人中间高高耸起的“子弹头”,还有男生要剪很厚的刘海、打摩丝,他说自己“赶不上时代”,但又骄傲地说自己还保留着一份传统。 “一般的磨刀石用石头做的,我用的是厚玻璃,在襄阳市没有第二个用玻璃当磨刀石的。”趁稍微空闲的功夫,老陈一一介绍陪伴自己的老物件,他的剃头工具箱,用桐树做的,用二十几年了,这是他第二个工具箱,第一个是用柳树做的,太重,用起来不方便,他没有用了。loading...

这就是老陈引以为豪的玻璃磨刀石,10毫米玻璃做的,用老陈的话,在整个襄阳独一无二。loading...
老陈是1995年的春节后从东津搬到襄阳市区开始营生的,当年他和妻子用板车将这把自己特制的理发椅子及其他工具运到市区,在轴承产附近租下一间门面,开起了自己的理发店。loading...
这些年,老陈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社区老人,哪个地方老年群体多就会搬到哪儿。
老陈说,搬进城区的21年里,陈荣圣的理发店共迁址三次,从轴承厂搬到樊城一桥头,再到现在的大同街,虽然地点变了,但他坚守这份老手艺的决心从未改变,他相信,总有一些人,是热爱、需要并在寻找传统理发的。 曾经老陈的一位顾客,因为迁址后找不到地方,又没有老陈的电话,他便经常骑自行车绕着樊城转,找了快三年,才找到了现在店址。loading...
现在很多美容美发店大都为女性服务,焗油染发、离子烫、做面膜,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这些与时俱进的服务很受爱美女性的欢迎,挣的钱也很可观。
陈荣圣说,他曾不止一次听到男性中老年顾客感叹,从事传统理发的理发匠越来越少了,有时候想找个会刮胡子、掏耳朵的理发匠还真不容易。每每听到这话,陈荣圣对自己从事传统理发的信念就更加坚定了。 对于店内的简陋,老陈说:“传统理发要的就是这种原汁原味。”loading...
陈荣圣理发明码标价,正常理发每人收费10元,刮胡子、掏耳朵以及睡落枕,他都是尽义务,免费服务。loading...
在保温桶自制的“热水器”下将头发洗净,然后抹干,便开始修面。老陈娴熟地将理发椅的靠背放平,一块热气腾腾的热毛巾敷在老王的脸上,在面部涂满肥皂沫后,飞舞的刀锋在老王的面颊和下巴上舞蹈……一边熟练地“耍”着“头上功夫”,老陈的嘴里一边念叨着老一辈剃头师傅的讲究“左刮刮右削削,七十二刀半 ”、"从额头开始,刮完一张脸需要刮七十二刀,而那半刀就是收好尾的关键。loading...
老陈很受街坊欢迎,不光是因为廉价。作为街头理发师,他的手艺代表了一个远去的时代潮流,不管是高端楼盘还是周边工地的顾客,都喜欢寻回老手艺的味道。loading...
每天找他理发的有10人到20人不等,这些年下来,至少为11万人次理发。不论顾客多少,老陈给顾客理发都仔细认真,他没有帮手,一个人支撑店面,理发、刮胡子到掏耳朵,全是他一个人做。loading...
现在年轻人都不愿学传统理发手艺了。
老陈说,前些年,传统理发是一门吃饭的手艺,找他来学徒的人也不少,他也培养了自己的女儿和儿子,但都因为传统理发不仅耗时耗力,收费也很低,女儿转行做了其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理发手艺却做起了现代的美容美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