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司机挥毫五载 作品入选书法国展

古人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可有位火车司机年近四十,才开始练习书法。只用了5年时间,不仅习有所成,写进了“书法奥运会”,更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人,人生不论从何时起步,都不会太晚。

这个月初,市书法家协会兴奋地通知汪招明一个消息。他的篆书作品《荆楚襄阳赋》成功入选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

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刘水露介绍,这个展览是国内最高层次的展览,像体育上的奥运会一样。

外人不会想到,5年前,汪招明还是个在铁路线上奔忙的火车司机。打小爱写字的他,成人后考上了郑州的铁路学校。在那里,他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书法。“郑州是书法大市,当时全国有很多大奖都在河南省举办,每个月都会去一两次,在审美上给自己了一种营养。”

2014年,38岁的汪招明有了更多的业余时间,开始寻思重捡儿时的爱好。书法作为国粹,传统的练习者都是从临摹古人字帖起步,汪招明也是如此。然而,单纯照着字帖抄写,效率太低,提升太慢。他决定改进学习方法。“我买了几本字帖,拆成一个一个的单字,加以组合,比如独体字放在一块,逐一攻克,这样的话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

日复一日的大量练习,外人感觉枯燥。可汪招明认为,能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情是一种满足。这也让他的书法技艺日渐精湛。

汪招明说:“襄阳是中国书法名城,北宋书法家米芾曾经生活在这里,我在襄阳工作已经15年了,我热爱这座美丽城市,最喜欢的是襄阳学者黄耀辉先生的《襄阳赋》,我想用篆书把它写出来,在全国最高级别的书法展览中展出。”

篆书作品不同于其他书体,首先要过古文字关。《襄阳赋》全文1526字,光是从《康熙字典》、《作篆通假校补》等资料中查找辨析、校对文字,汪招明就花了两个多月。由于作品篇幅巨大,书写起来更有难度。“原作宽129厘米,长248厘米,书写的时候一个字不能错,错一字就前功尽弃,当时一天写两行,一行51个字,写了20多天。”

凭着对书法的一腔热爱和一丝不苟的耐性,汪招明的《荆楚襄阳赋》一遍成功。在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收到的52620件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92件参展篆书作品之一,实现了自己对襄阳的承诺。

全媒体记者:王亚雯、周俊

编辑:苏琦琦 / 校对:孟子君

责编:姚城 / 审核:曾雄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