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一对夫妻用手机哄孩子,结果孩子......

现在人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了,一会不玩手机,就好像自己的生活不完整了一样。但作为家长,在孩子面前如果不能管住自己的手,孩子可能会受到父母影响玩手机上瘾。樊城一对夫妇,就因为两人整天玩手机,最后孩子也沉迷手机,闹得一家人不得安宁。

图片来自网络

近日,樊城太平店镇襄阳心悦学校的老师和社工们,被学生小波的一篇《爸妈请把你玩手机的时间留给我》的日记震憾了。

这篇只有几百字的日记,记录了小波从记事起,就看到父母玩手机,有时还拿手机当作玩具,来逗自己开心。

图片来自网络

湖北文理学院社工胡金山说:“父母怎么哄小孩——‘来,我来给你放一段视频你来看一看,我给你玩个游戏你玩一玩好吧。’”

胡金山是湖北文理学院大三学生,今年暑假到樊城太平店镇襄阳心悦学校做社工。一个月前,当他接触小波时,发现他虽然只有14岁,但心事很重,多次沟通交流后,胡金山了解到,因为小波沉迷于手机,和父母关系已非常恶化。

学校老师余长江说:“关系恶化到相互看一眼,就要动手要打架,有仇恨的那种感觉。因为玩手机的事情,全家人吵得不可开交。”

而小波说,自己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因为父母爱玩手机,而且成瘾。

小波介绍,他两三岁时虽然也玩手机,但只是对电子产品的好奇。他七八岁时,看到父母吃饭,睡觉前,散步,甚至节假日带他出去游玩,手机也很少离手。小波和父母出去玩,父母却走在路上玩手机,小波就让父母别玩了。父母就不乐意了,还揍他。

胡金山说:“父母给小孩子形成的理念就是父母这样做是对的,我这样做也是对的,小孩子就是模仿能力极其强。”

就这样,小波对手机渐渐着迷,到初一时,几乎没有一门功课能考及格。因为小波整天沉迷手机中,父母对他不是打就是骂,一气之下的小波最后连学也不上了。


余长江说:“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无助的,就像他写的一样——‘我是无助的,我非常无奈,基本的表现就是破罐子破摔’。”



今年暑假,小波的父母听说樊城太平店心悦学校举办夏令营活动,便把儿子送了过来。一个月来,在社工和老师的心理疏导下,小波心结慢慢打开,并写下这篇《爸妈请把你玩手机的时间留给我》的日记。



小波说:“父母给孩子做个榜样,少玩手机。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

让胡金山等社工忧心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正在重走小波父母的路,当孩子还在幼年时,就用手机代替其它玩具,哄孩子开心。小孩也利用家长这个心理,想玩手机就闹,家长和小孩互相推动的形成手机瘾。

教育专家提醒,如果家里有孩子,不仅家长要少到孩子眼前玩手机,对孩子玩手机也要正确引导。


湖北文理学院教授王正宇说:“第一,规定玩的时间;第二,从内容上规定个界定,这样对孩子有个控制,时间上控制,一个内容上控制。”

襄阳广电全媒体首席记者:汪洋

编辑:杨振华 / 校对:姚喻

责编:姚城 / 审核:曾雄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