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以产业兴旺这把“金钥匙” 打开乡村振兴的幸福之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所在。这两年,我市把产业兴旺,作为夯实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融合创新业态,以更有活力的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步伐。

15家企业、1500名工人、每年工资性收入5000万……这组数字,并非来自某个工业园区,而是谷城县石花镇平川村的统计报表。

谷城县石花镇平川村党委书记范礼举表示,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两万元以上,村级积累今年力争达到3000万元以上。

平川村位于石花镇西郊3公里,316国道穿村而过。由于交通便利,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村里就兴办起草件厂、砖瓦厂、粮油加工厂、木材加工厂。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后,这些村办厂子加快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了钜沣陶瓷、联兴汽配、荆山农牧、爱合园林等15家有一定规模的企业。

范礼举介绍,有些地方要跑很远很远出去打工,而在他们村子里,不但能够满足本村的老百姓都能有工作,还能够让其他地方的一些工人,来他们这里打工。

只有乡村经济发展了,才能富裕农民,繁荣乡村。也只有乡村“产业兴旺”,才能吸引更多外来资源和人才,集聚人气和财气。拥有4条生产线,吸纳500多名工人的钜沣陶瓷,就是15家企业中的优秀代表。

谷城钜沣陶瓷有限公司员工李振欣讲到:“目前我的工资收入,一个月大概两万块钱左右,这种工资水平,我们公司有十个人左右,大部分来自外地。”

照目前的发展态势,今年平川村全村工农业总产值有望达到14亿元。

范礼举介绍:“我们村的经济发展了,把这一部分的收入反哺于农民,农民98%住的都是楼房,30%以上有小轿车,吃的是自来水,用的是沼气。”

如果说谷城县石花镇平川村实现产业兴旺,是老底子的累积,那么,老河口市竹林桥镇实施畜牧业强镇的蓝图,则是从一张白纸上画起的。科尔沁肉牛产业链项目,2018年落户竹林桥镇,目前已建起现代化标准牛舍6栋,肉牛存栏3000头。与别家拴养的方式不同,这里的牛全部散养。买进的300公斤架子牛,6个月就可以养到650公斤以上。

科尔沁牛业襄阳有限公司丁红杰讲到,如果要是用人工投料的话,得三到五个人,一个小时还投不完,他们采用机械化投料的话,一个人十多分钟就可以全部投完。

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科尔沁”不忘社会责任,他们每年固定拿出120万元,用于帮助竹林桥镇的贫困户。

老河口市竹林桥镇党委副书记陈航讲到:“贫困户还可以通过科尔沁公司来领养肉牛,通过肉牛的养殖、增重,给贫困户分红,通过这种方式带动他们来增收、来脱贫。”

眼下,通过科尔沁肉牛产业链项目的带动,竹林桥镇又引进了青贮玉米种植等多家相关企业,促进当地牛产业快速发展。目前,不仅是竹林桥镇,乃至整个老河口市正以规模化养殖场为基础,以千家万户肉牛养殖户为依托,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与之相关的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

陈航表示,通过这个肉牛的产业,以及其他产业的联动,实现了产业兴旺,产业兴旺了,乡村振兴才能实现。

全媒体记者:刘尚坤、周俊

编辑:彭梦迪 / 校对:卫润楠

责编:曾雄飞 / 审核:曾雄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