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老的骗局又在襄阳得手!背后竟是因为...

这个骗局真的很明显

但是

还是有一大波老人们上当!

 

 

一家商家就专门以

免费体检的幌子

向老年人推销药品、保健品

 


 

前不久,

有位老人就被骗

买回一堆天价保健品

就连给她体检的

 

李奶奶今年已经80多岁了,一家人住在樊城华中制药厂生活区。

 

 

今年3月,李奶奶外出回家后拎了一大堆药,儿子丁先生看到后立马警觉起来。





现场不少老年人掏钱购买,李奶奶也取了1万8千元买了20盒。

 

 


 

李奶奶的儿子随后给那家公司的人打电话,可对方坚决不退钱,李家人于是将此事投诉到七里河工商所,可这家公司的营销人员已经返回武汉。

 

 

后来,经过工商部门反复20多次地沟通,对方才终于退还了部分购药款。



 

七里河工商所表示,这家公司的营销行为已经涉嫌虚假宣传,而那名所谓的医院专家,也可能是扮演的。

 

他销售的是保健品,并不是药品,同时在宣传的过程中夸大了这种保健品的功能,在现场还以营销人员扮演某医院专家的身份,实际上是误导消费者,对于这种行为工商部门认定其为虚假宣传。

 

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对于街头出现的“免费体检”“免费测血压”要警惕,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要夸大轻信宣传和承诺的功效。

 

老年人警防5类骗局

 

扫码骗局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使用智能手机,玩QQ、微信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许多老年人也通过“扫一扫”添加新朋友。
“原本想通过扫码抽话费的,没想到话费没抢到,倒是额外花了不少流量费。”严大妈说,前几天她看到街上有扫码抽奖的活动,说只要长按二维码或扫描二维码,就能抽取手机话费红包。于是,她就扫码关注了商家,果真得到100元的话费红包。但当她交了10元钱领取100元话费红包后,却发现话费不能用,还花了不少流量费。


警方提醒:不要随便扫二维码。扫码前要确认该二维码是否出自正规载体,以防扫进含有病毒、吸费的软件。扫码后如遇账户、话费异常,及时联系银行、移动通信部门,发现被骗后迅速向公安机关报案。

 

高息骗局

你惦记人家高息,人家想吃掉你本金,这绝对不是一个玩笑。

李老爹至今没有想通自己怎么也会被骗了。小区里有老人带李老爹去参观考察“投资项目”。骗子向他们宣传,投资2万元每月返息1000元,两年后本金返还。看着住在一个小区的老伙计们每个月领几千元钱的利息,李老爹也怦然心动。他把钱从银行里取出,交给公司“投资”。几个月过去了,公司突然关闭,工作人员也“人间蒸发”。

警方提醒:老人往往对理财知识了解不多,在骗子们的鼓吹下,很容易就被“高额回报”吸引。遇到投资项目时,老人要多留心眼,多跟子女沟通,不能因所谓的高利息动了贪小便宜的念头。

 

 

保健品骗局

“天上掉馅饼”这种好事,谁都不会见到;可提起“免费保健品”这张“馅饼”,相信很多老人都听说过甚至还体验过。骗子设计的保健品骗局在老年人身上屡试不爽。

70多岁的王奶奶身体状况在同龄人中还算不错。有一次,王奶奶被别人带去听了一场保健品的讲座,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跟洗了脑似的,就觉得这保健品能治百病,经常是听完讲座就买回一堆的保健品。”王奶奶说,买的保健品都是些市面上从来没有见过的,每个月的退休金大部分都买了保健品。

警方提醒:子女要多和家中老人交流沟通,介绍最新防范信息。如果确实需要购买保健品,可通过药店等有保障的途径购买,以免上当受骗。

 

退税骗局

“政府调控楼市,实行减免税收。”“税务人员”不仅知道你的基本信息,还主动要给你打钱,遇到这样的事,你会心动吗?

咸宁市民刘阿姨就接到“税务人员”的电话,说她所购的房屋符合退税政策,可以领取一笔退还的税款,但因时间到期,他们将以银行卡转账的方式支付。刘阿姨信以为真,按照对方在电话里提示的操作方式,到自动存取款机上进行一番“退税操作”,之后她银行卡上的存款瞬间全不见了。

警方提醒:市民接到陌生人以“购房退税”“购房补贴”等名头打来的电话时不要轻信,因为政府部门不会采取打电话这种方式办理退税、发放补贴、冻结资金。如遇陌生人电话通知到银行办理转账手续,无论什么借口,都不要轻信。

 

 

丢包骗局

大街上丢包掉下一沓钱,骗子趁机要将钱私分,这虽然是几十年前就已存在的老骗术,如今仍频频上演,不少中老年人上当受骗。

不久前,家住湖北通山的一位婆婆在医院照顾生病的老伴,帮老伴买早餐的路上捡到了一大包钱。这时,一位男子突然出现,要求与婆婆分钱。婆婆连忙把身上4000元救命钱给了男子,自己喜滋滋地抱着捡来的一大包钱回去了。回到家她打开包一看,除了面上2张是真钞,余下全都是冥币。

警方提醒:丢包诈骗是一种很原始的诈骗方式。老年人要提高自身的防骗意识,切莫贪图小便宜、轻信陌生人,以免因小失大。老人被骗后,子女的及时宽慰有助于缓解老人内心的压力和痛楚。

 

老年人防骗事前预防很重要。一旦老人不慎被骗,除了要及时报警外,子女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切莫胡乱责怪。

 

编辑:小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