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推广“双水双绿” 助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所谓“双水双绿”,就是在稻田种养中协同发展“绿色水稻”和“绿色水产”,做大做强水稻、水产“双水”产业。按照规划,到明年全市的“双水双绿”基地将达到30万亩。与此同时,我市也在探索完善绿色水产的产业链,促进种养、加工、流通融合发展。

丹之源家庭农场,位于老河口市李楼镇,目前有“稻虾共作”基地2300亩。6月15号上午,工人们正忙着将一箱一箱的鲜活小龙虾装车。

老河口市丹之源家庭农场经理李亚成说:“像这样的虾子大概是一两五钱。一两以上的虾可以卖到二十八块钱一斤。七、八、九钱的虾是十七块、十八块钱一斤。”

李亚成说,他们养小龙虾的水直接来自丹江库区,水质好无污染,且各种矿物质丰富,再加上过硬的种养技术,这里出产的小龙虾个头明显要大一些。

老河口市丹之源家庭农场经理李亚成说:“我们的虾品质好,它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是比别人养的虾卖的贵,一斤要贵两块钱左右。”

虽然是第一年养虾,但李亚成已经尝到了甜头,他决定今年下半年再增加3000亩“稻虾共作”基地,为明年大干一场做好准备。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蒋朝晖说:“‘稻虾共作’是‘双水双绿’的主要模式,既能养虾,又能种稻,既能稳定粮食产能,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是推动‘吨粮田’向‘万元田’转变的好项目,是加快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好模式。”

在李亚成对第二年养虾充满期待的同时,襄州区张家集镇的张礼进,摸索稻蛙种养已进入第二个年头。6月16号下午,在对种养基地防护设施进行检查时,张礼进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襄州区张家集镇艺阳家庭农场负责人张礼进说:“像这种情况,属于天网破损,各种鸟类都可以从这下来。这些鸟进来吃我们养的小青蛙,就像吃豆子一样,造成我们的损失。”

眼下,稻田里的青蛙已经进入了快速生长期,一天一个样。张礼进说,再过一个月,种养基地的60多亩青蛙就可以上市了。

襄州区张家集镇艺阳家庭农场负责人张礼进说:“25块钱一斤,亩产能达到1500斤,亩产的产值,也就接近40000块钱。”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广“双水双绿”种养模式,以稻虾为主,逐步推出了稻蛙、稻鳖、稻鱼、稻蟹、稻鳅等种养模式,加快调整种养结构,推进现代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蒋朝晖说:“重点推进养殖基地、繁育基地、龙头企业、协会、标准体系、互联网+销售体系建设,去年全市新建基地12万亩。今年计划再扩大10万亩,截止目前已新建7万亩。”

按照规划,我市明年还将再增加10万亩。届时,全市“双水双绿”的总面积将达到30万亩。不过,在“双水双绿”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蒋朝晖说:“季节性产能过剩和季节性缺货并存。”

老河口市丹之源家庭农场经理李亚成说:“集中上市了以后,就导致它的价格降低。”

对此,我市农业部门引导广大农户分批种养、分批上市。以小龙虾为例,在我市的一些地方,从3月到9月,一共有三茬虾上市,避开集中上市的高峰期,价格自然就相对稳定。

与此同时,我市也在积极学习潜江经验,探索打造小龙虾的全产业链,促进种养、加工、流通融合发展。

老河口市丹之源家庭农场经理李亚成说:“像小的虾,就把它挤出虾肉,虾壳提取骨壳素。大的虾,就把它加工成卤虾,加工成小食品。”

襄州区张家集镇艺阳家庭农场负责人张礼进说:“把青蛙做成熟食,进行袋装,走进商场、走进超市,这样我们的收益会更高。”

通讯员:刘智

襄阳广电全媒体记者:刘尚坤、王全利

编辑:杨振华/ 校对:苏琦琦

责编:姚城 / 审核:曾雄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