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居民“把脉”背街小巷改造 家门口的事儿居民说了算

“这次的方案好多了!”6月4日,受邀参加襄阳古城7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规划会的居民王昌智不停点赞,“我们提的许多建议,在这次规划中都得到了体现。”“让居民参加背街小巷改造方案评审会,给规划‘挑刺’还是头一回。”襄阳古城管委会马王庙社区居民梁建新也竖起大拇指,“这样的规划我满意!”

去年3月,襄阳古城管委会开展首批背街小巷整治,对辖区内的13条背街小巷进行了改造。工程完工后,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荆州街社区辖区内的县街在改造过程中,居民家的红门未经同意被刷白,遭到居民们的强烈反对;杨家花园社区辖区内的一条小路改造,没修花坛,居民提意见,修了花坛,居民又说有隐患,矛盾难以调和。“过去,颜色如何统一,招牌怎么修改,管网直径多少等问题,规划怎么设计,施工就怎么来。”襄阳古城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方捍军说,这些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之前从未征求过居民的意见。

今年3月,襄阳古城管委会第二批背街小巷整治工程启动,辖区内的7条街道被纳入改造范围。5月14日,襄阳古城管委会首次邀请规划单位人员、相关专家、管委会城建专班成员、改造涉及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民齐聚一堂,对规划进行评审。“我先按照常规的规划思路说说,给大家提供一个初步的计划。”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设计师姚媛说,在这次会议上,大家提了许多修改意见,让她进一步明确了规划目标。“针对居民们提出的问题,这次规划在很多细节上进行了调整。”襄阳古城管委会城管办主任刘义说,6月4日的会议上,新规划规范了“三车”停放点,设置了垃圾投放点,对道路铺设沥青或者青石板作出说明,对部分门楼给出多个方案供大家选择。“和政府共同参与一件事,让我感受到了尊重。”仲宣楼社区居民卢劲说,他所居住的市环科所家属院处于古城内低洼地区,经常积水,居民出行十分不便。“过去我们只能向社区反映,但往往不了了之。”卢劲说,这次提出意见后,管委会和规划专家都表示将再去仲宣楼巷实地调研,争取拿出更科学的规划方案,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中东小区巷内的逃生通道拆不拆,如何解决慧安巷人行道降低后商铺与地面高差变大的问题,巷道狭窄设备无法进场管线如何入地……姚媛说,通过沟通交流,一些共性、个性的问题浮出水面,有利于她下一步继续优化规划内容,提出更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就是要把‘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落到实处。”方捍军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沟通,真正让居民参与到城市建设中,让整治工程既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提升生活品质,又能完善各类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