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明晚将播出《中国影像方志·宜城》

CCTV-10

12月22日 晚间22:19

《中国影像方志·宜城》

“长渠,在县东南二十六里,派引蛮水。昔秦使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两道,争灌鄢城。”

——《元和郡县图志》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总地志,《元和郡县图志》中,关于流经宜城境内一条水渠的文字记载。

这条水渠,名叫“长渠”,修建于战国时期,绵延近百里。两千多年来,它哺育着这里的人民,也见证这片土地的兴衰。

2018年8月14日,长渠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也是湖北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在长渠的灌溉下,宜城碧水长流、稻谷飘香,成为“宜居之城”。1994年,宜城县撤县设市,这座历经千年时光的小城,伴随星辰轮转步入全新的时代。

探寻两千多年前的楚文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宜城开展了遗址考古挖掘工作,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珍贵文物百余件,为宜城的楚文化研究提供了不少的实物例证。

1989年,在宜城罗家岗,人们发现一座大型的车马坑遗址。

它距离东周时楚皇城仅有六千米左右的距离。它也是目前在楚国中心区域发现的最大车马坑,对于研究楚国车马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为了保护这项珍贵的历史发现,专家们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将其复原到宜城市博物馆内,并对原址进行了回填。

在宜城市博物馆,保存着一件青铜方形器皿,名为蔡大膳夫簠,青铜器内底部的铭文,表明这件礼器的主人,是负责蔡国国君饮食的官吏。

这件青铜器的出土,又为宜城的历史地位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在宜城市郑集镇皇城村,有一片面积约二点二平方千米的庄稼地,据考证,这里就是楚皇城城址。

为了让今天的人们能更直观地了解楚皇城,人们在皇城村附近的展示馆中,复原了一座仿古模型,还原了跑马堤、白龙池等诸多建筑。

两千多年来,楚皇城虽然历经风雨侵蚀,但其繁华都城的大国遗风,依然闪耀在这片土地上。

时光流转,千年已逝。今天的宜城大地上,仍然保留着大量的楚风遗存。

这种由六人表演的舞蹈,名为“赶象舞”,相传由楚昭王时期外国使臣进贡时的表演演变而来。

直至今天,人们依然延续着“象摆鼻”、“象走步”等古老的动作,宜城人似乎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世人,在这片土地上楚文化从来没有消失。

修复破损文物 追寻楚国昔日风华

宜城作为楚国曾经重要的城池,遗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历史上的楚国有着丰富的红铜资源,更有着巅峰的铸造工艺。由此诞生了丰富多元的青铜铸件。

这也是楚国从弹丸之地发展为战国七雄的一大重要原因。

但宜城境内河流纵横,土壤潮湿,这极大地加速了地下器物的矿化,所以出土的大部分器物残缺变形非常严重。

心灵手巧的文物修复师,将一件件破碎的残片,复原成精美的文物,其中不少成为国宝级文物,陈列在湖北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

锥花纹细颈铜瓶,在2005年出土时,只是一堆残缺的碎片。

文物修复专家易泽林花费了巨大的精力,修复了这件国家一级文物。

在沉睡了千年的时光后,锥花纹细颈铜瓶终于重见天日。

每件被修复文物的背后,都是修复师们夜以继日的潜心钻研和尽善尽美的匠人精神。

一寸山河一寸血 十万青年十万军

2018年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三周年纪念日。

这一天,抗战老兵丁邦安,早早起床,并且佩戴起一枚特殊的勋章。每到抗战纪念日,他都会坚持去板桥店镇的十里长山,看望一位抗战英雄,这一习惯他已经坚持了数十年的时间。

十里长山上,草木葱茏,翠柏挺立。

1940年5月16日,在这个地方,一位将军和他的士兵与日军浴血奋战,血洒长山。

他就是张自忠,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

当时,日军驻武汉的第十一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了一场大规模战役,称为“枣宜会战”。

而当时宜城是沟通大江南北各战区的后勤补给重要枢纽。为了阻击敌人,张自忠将军亲率部队在前线督战,不幸壮烈殉国。

此后宜城人民与日军展开了更为激烈的战斗。

1944年,丁邦安的哥哥在战斗中负伤牺牲。这让当时年仅十四岁的丁邦安毅然决定从军报国。

炮火纷飞的抗战岁月,是丁邦安记忆中始终无法磨灭的印记。

作为抗战的亲历者,他想要把那段不平凡的岁月往事,留给后人,希望他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宜城,这座光辉灿烂而又饱经沧桑的小城,正是在一代代人的坚守、抗争中,成为一座真正的“热血之城、报国之城”。

忠魂烈骨所幻化的英勇和不屈,将是这座城市永远的守护神!

宜城人在新时代里践行着先辈遗留下的荣光和使命,继续传唱不朽的英雄赞歌!

一条千年古渠,润泽宜城万顷沃野;

一曲长山壮歌,颂扬英雄不朽诗篇。

铜器铭文,熔炼出楚国故城的辉煌往事;

碧水蓝天,书写着当代宜城的绿水青山。

编辑:苏琦琦 / 校对:姚喻

责编:周群 / 审核:曾雄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