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万千诸葛下襄阳 开启发展新征程

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推动力,上世纪70年代,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开始大规模引进知识分子和人才;进入二十一世纪,又开启了隆中人才计划广纳天下才俊。只要你有才,请到襄阳来,只要你有才,襄阳给舞台,襄阳敢为人先的气魄让一大批海内外高素质人才从四面八方奔向襄阳,成为我们这座城市蝶变最为宝贵的财富与基因。今天,我们带你品味襄阳人才引进的故事。

在岘山脚下,汉江之滨,有这样一座工厂,它掌握着集成电路、晶闸管和汽车专用整流原件三大类75个品种上百种规格的电子元器件。全国生产的晶闸管,这里占了三分之一。襄阳最为出名的软启动、汽车,都离不开它生产的电子元器件,它就是台基半导体。这是一款大功率的晶闸管,它具有大电流、高电压、损耗小等特点,对电能进行不同的变换,广泛运用在动车、高铁上。

每周,都有一位背着破旧黑色小包,穿着一身略微泛白西装的老人准时来到台基半导体上班。谁也不会想到,他就是曾经的襄阳仪表元件厂掌舵人——雷成斌

1968年,雷成斌从武汉理工大学电子电器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洛阳拖拉机厂,1973年,襄阳开始了一场引进知识分子和外地人才的大潮,当时为引进人才,市里开出的条件是:家属解决户口,子女可就近上学。这种超前的优惠政策,让雷成斌他们这样的专业技术人员特别心动。在那个年代,“农业户口”与“非农户口”只有一字之差,然而这“非”字就是一条无形的鸿沟,将城市与乡村分为两个世界。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造成物质极端匮乏。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全部实行的是定量供应。在这种体制下,拥有城市户口的人每月配发有购买各种生活物质的票证,而广大农村,则只能在满足城市供给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少许的调剂。

雷成斌告诉记者:当时整个全国没有能够解决户口的,他想要的技术人才都说,如果能解决户口就来。

上世纪70年代的襄阳,虽说也有几百家小工厂。可在雷成斌他们看来,这跟街边的小作坊差不多。第一次到襄阳仪表原件厂时的情形,雷成斌至今记忆犹新。用他的话说就相当于一个生产作业组,破破烂烂的一个庙房里面,勉强能做半导体而已。

一起都得从零起步,在雷成斌他们这批引进人才的克难攻坚下,仪表原件厂很快从全国同类型企业中脱颖而出,一举成为原国家机械工业局认定的,湖北省内重点骨干企业。

雷成斌告诉记者:现在到仪表原件厂的,有中科院的原子能所、半导体所、物理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的一大批人员,还包括浙江大学引进到襄阳仪表元件厂的这些人员,都是属于高智商的人员,又是在宝塔尖的工作单位工作的,到这里搞半导体器件推动电子器件的发展,可以说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

一座城市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当时襄阳的观点是:是才必有用,什么样的人才对襄阳来说都是宝贝!以仪表原件厂为例,到1976年,他们共引进人才114人,高级技工38人。那几年,全市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00多名。如今,这批人中的一部分已成为了中国科研领域的领军人物。现任浙江大学校长、长江学者潘云鹤、现任华科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张天序、中国条形码发明者陈承志都曾在襄阳工作过。

从工业零基础,到全国十大工业明星城市,上世纪70年代人才引进大潮为我们襄阳跨越发展夯实了基础,正是从那时起,襄阳工业结束了长期在手工业作坊徘徊的局面,从轻纺、化工到机械、电子、建材,工业门类的异军突起,有力推动了襄阳由传统农业地区向新兴工业城市的转变。

全媒体首席记者:王亚雯、刘尚坤
编辑:胡俊卿 / 校对:苏琦琦
责编:姚城 / 审核:曾雄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