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夫妻 坚守绷鼓技艺46年

敲锣打鼓我们人人都见过,可对于鼓的制作,很多人却是知之甚少。而在本市保康县的深山里,就有两位老人几十年来,一直坚守着这门手艺,让它在大山里也能开花结果,代代相传。

保康县的横溪村位于马桥镇东南部,与神农架接壤,海拔一千多米,大山连绵。在横溪村七组的一个农家小院子里,经常能看到一对老年夫妻拿起手中的工具敲打地上的鼓,浑厚响亮的鼓声顷刻间回荡在山间不止。

这对老夫妇叫祝天成和李友莲,虽然他们都已经64岁,可干起活来却不比年轻人差。他们在自己家里制作完成的这项手艺叫手工绷鼓,是一项已经在当地至少流传了200年左右的传统制鼓技艺。而丈夫祝天成传承这项手艺已经有近50年的时间了。

原来几十年前,村里有个叫姜大岭的人,不仅会唱花鼓戏,还会绷鼓。祝天成小时候就经常到姜家玩,遇到姜家绷鼓时,他就守在一旁认真学习,时间一长也就慢慢学会了手工绷鼓的基础知识。

山里人因为都喜欢敲锣打鼓唱山歌,小学毕业后,祝天成进了当地的文艺宣传队。1972年,宣传队的几面旧鼓破了,大伙商量集体出原材料,让他绷几面好皮鼓。

虽说在姜家已经有了绷鼓的基础,但要独立操作还是有些困难。当时姜三爷已经70多岁,行动不便,他派儿子姜昌华到祝天成家指导绷鼓。

追本溯源,姜三爷的师傅是相邻白竹头村的石兰亭。如此计算,四五年后祝天成就成了当地绷鼓的正宗传人。

祝天成绷的皮鼓做工精细、声音洪亮,继承了手艺后附近的乡亲们都来请他绷鼓,就连神农架、宜昌的人也来定制皮鼓。两年时间,他就做了40多面皮鼓。可绷鼓却也是一件很危险的手艺活儿。

祝天成的手上至今还留着削皮子留下来的伤痕,除了削皮子外,用锤子也很容易把自己的手指砸伤。可为了学习传承这门手艺,几十年来,祝天成从来都没有因为这些危险退缩过。

1976年,同年同月出生的祝天成和李友莲结为夫妻,在祝天成的影响下,李友莲也学会了绷鼓,他们常在农村劳作之余,合作绷制皮鼓。

李友莲的娘家在神农架,结婚之前他就知道祝天成会绷鼓,本想着多门手艺多一点收入,但不想绷起鼓来却如此辛苦。

几十年下来, 李友莲因为既要负担部分农活又要帮丈夫绷鼓,患下了腰疼病和关节炎。可她为了这份手艺一直还在坚持。

文革期间有人举报他们绷鼓收钱是“搞资本主义”。大队出面制止,还让他们按一面鼓5元钱的标准退款。因为这件事,很长一段时间,祝天成不敢再公开绷鼓。可为了这门手艺,他有机会还是会关着门在家里偷偷的做鼓。

多少次闭门造鼓,多少次深夜打磨。直到改革开放后,夫妻二人才又重新捡起了这门老手艺。

为了传承和发展古老的绷鼓技艺,李友莲夫妇每年基本上只接20面皮鼓,一是保证质量,二是也不想让自己太累。

当地绷鼓制作需经选材、做鼓腔、削皮、蒙皮、踩皮、试音、晾晒等工序,每道工序都得手工精心制作。所以能静下心来绷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坚守着这门老手艺的每道工序,祝天成绷鼓已经整整46个年头了。他这大半辈子绷的鼓有800多面。如今,夫妻俩已经开始将手艺慢慢的传给自己的儿子。

祝天成夫妻俩虽然只是两位深山里的普通农民,但几十年来却一直坚持不懈,时刻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重任。正是这种责任感才让当地的绷鼓手艺传承了下来。

记者: 贵勇 / 编辑:姚喻 / 校对:王晓

责编:姚城 / 审核:曾雄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