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到宜居 改革开放四十年住房变化大

房子,是家,是避风港,对于老百姓来说,有了房子就有了最大的安宁。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蜗居到安居,四十年来,人们的住房方式、住房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今天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别节目,就让我们从住房的不断变化中,去感受时代的变迁。

在樊城人民路原襄樊一棉生活区内,有一栋十分陈旧、已经列入棚户区改造范围内的五层红砖楼房。这栋楼中间是过道,两边是一间一间的小房子。眼下,这些房子主要是租给一些进城务工人员临时居住。可在四十多年前,也只有生了孩子的女职工,才有资格住进这栋被称为母子楼的房子。            

原襄樊一棉退休职工李文英告诉记者:筒子楼一间十多平方,只能放个大床,再放一个桌子,做饭是在走廊里做,非常小。             

今年已经91岁的李文英,曾经担任过原襄樊一棉的人事科长、工会主席。她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厂里住房很紧张,所以在招收工人的时候,就有一个不近人情的规定。进厂招工的时候,就规定不到两年不能结婚,结婚没地方住。领里之间你打呼噜我听得见,我大声一点你也听得见。            

原襄棉退休职工潘新成说,他和妻子是厂里的双职工,但直到有了孩子,还是妻子和孩子住母子间,他住单身宿舍。那时候,绝大多数职工住房都很困难,很多人都是挤在集体宿舍里。因为空间太狭小,生活也很不方便。            

襄棉退休职工潘新成告诉记者:有时间小孩们要吃点东西,弄个风窝煤在楼梯口或者门口在外边做点饭吃,熏的几家都把鼻子捂着。好多人都没有房子,后来年轻人结婚都还没有房子。当时,在许多人看来,哪怕只分一间单身宿舍或者筒子楼,一家人能够住在一起,就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但这个梦想,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当时极其红火的襄棉和一棉,招收的工人更多,住房问题也日益成为困扰企业发展、影响职工工作生活的最主要难题。  

         

筒子楼虽然拥挤不堪,但也给人们留下一些美好记忆。上班面对面的同事,下班门对门的邻居,一到吃饭时间楼道里油烟飞溅、人声鼎沸,这样的场景和生活方式也成了那一代人特有的记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企业发展了,住房难,严重困扰着职工们的工作生活。各个单位企业都建起了单元房,小家庭终于有了独立的生活空间。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襄棉和一棉都建设了不少职工住宅楼。潘新城也终于分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虽然在4楼,只有四十几个平方,但分到房子,一家人终于有了一个窝。由于面积太小,不仅住得拥挤,就连厕所也要和邻居共用。            

作为厂里领导干部的李文英,因为家里有三个孩子,分的房子稍微大一点,但也只有6、70平方。到了夏天,小小的蜗居更是又热又闷,家里根本呆不住人。那时候,每到傍晚,职工们就到篮球场上抢位置、打地铺,就成了一代人共同的回忆。            

除了房子小,当时各个单位建的房子,基本是红砖墙体、预制板楼顶结构的房屋,地下排水设施等也比较落后,住起来并不那么舒心。            

到了1990年前后,企业盖起了更多的住宅楼,再加上房改的实施,不少家庭获得再次分房的机会。这一次,在襄棉工作的潘新成,分到了一套60多平米的房子,一家三口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家。李文英则分到了一套100平米、三房一厅的房子。当分到新房子的那一刻,大家都觉得这一辈子再也不用为房子操心了。            

此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区商品房市场开始兴起,有钱就能够买到新房。然而,这个时候,也正是很多企业经营形势严峻,纷纷进行改制,大量职工下岗的时候。对于普通企业职工,生存是最大的挑战,再改善住房条件,已经不敢多想。不过,在2013年的时候,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实施,让企业职工们又看到了希望。            

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潘新成的房屋拆迁后可以还建70多平方,他自己又加钱购买了30多平方,还建的房屋就由原来的两室一厅,变成了三室两厅。2015年,他高兴地搬进了离老房子不远的汉水嘉苑小区。            

而李文英老人居住的房子,也被列入棚户区改造计划。如今,她的几个孩子有的分了房子,有的买了房子,一大家人再也不用挤在一起居住。            

如今的居住小区,不仅住房面积大了,居住环境和品质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高层住宅电梯直达,人们追求的不再仅仅是住有所居,而是住房宜居。            

据房管部门统计,目前本市市区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33平方米左右。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一个人居住的面积,比一个家庭的居住面积还多,人们住的舒适了,日子自然也比原来过得更加幸福。            

2000年左右,大量的商品房小区建了起来,人们改善住房环境,从靠单位分,变成了自己买。而对于一些单位效益不好、或者没有单位的低收入群体来说,还是既分不到房,也买不起房。直到保障房政策开始实施,才真正让低收入群体,有机会实现他们的安居梦。            

现在居住在汉江水云间小区的马菊英,曾经是原化肥厂的职工,当初厂里没有分到房子。后来企业破产改制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一家人只能租住在破旧的民房里。            

马菊英曾经以为,像他们这样的家庭,收入很低,可能一辈子也住不上像样的房子。在2007年的时候,市区首次分配廉租房,让她看到希望。可是,当年市区只在襄城闸口和樊城星月巷盖了几栋面积在四、五十平方左右的廉租房,总共加起来才100套。像马菊英这样的低收入家庭,还没有申请租住的资格。            

不过,马菊英翘首盼望的廉租房,并没有让她久等。仅仅两年之后,本市又先后在樊城大庆东路、春园东路、襄城庞公路等处,新建了好几个大型的保障房小区,每年分配的房源都在近两千套。            

市房管局住房保障科科长李宏成告诉记者:2009年的时候,市保障性住房的保障范围开始扩面,除了低保人群外,低收入人群也纳入保障范围。2013年的时候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即使户口不在襄阳市,只要在市区有稳定工作和住所的外来务工人员 也能入住公租房。            

就在这一年,马菊英幸运的分到了汉江水云间小区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屋。小区完善的设施、整洁的环境,都让她觉得很满意。            

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要让全体老百姓共享。从2013年开始,市区的廉租房并入公租房统一建设管理,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力度,每年建设分配的房屋都在3000套以上。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市区的公租房不仅对申请人群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放宽,对户籍也不再限制。            

这一年,市政府在高新区樊魏路投资建设的第一个带电梯的公租房——祥龙泰然居摇号分配。一家人户口都不在市区的柴红红,就幸运的分配到了一套两室两厅的房屋。            

据了解,目前,市区已有一万多户居民住进了公租房,圆了他们的住房梦。近几年来,市区建设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更是年年被列入了市委市政府的十件实事之中。仅今年,本市就计划在中心城区新建五千套公租房。而且公租房的建设还配套了交通乘车、上学就医、购物休闲等生活设施。将公租房建成民心工程,让更多的老百姓都能圆了自己的住房梦,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记者:唐兰刚 

编辑:胡俊卿/校对:孟子君

责编:周群/审核:曾雄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