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区污水实现全收集 为“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10月24日,省环委会交办我市的余家湖污水处理厂、小清河截污干管建设两个突出环境问题,按期完成了整改销号备案。这标志着我市汉江水环境治理再上新台阶。

水之于城,犹如人之血脉。如何用心构筑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让汉江这条“母亲河”奔流不息,事关百姓关切和城市安全,更考验着广大城市建设者的业界良心。

近年来,城建部门以时不我待的责任与担当,加快推进截污纳管、污水处理等工程建设,不断完善管网体系,全力保障区域水体水质和水生态安全。

如今,在襄阳,一张污水收集管网正在形成:建成污水收集干管133公里、支管270公里,初步形成樊城“一纵三横”、张湾片区“一纵两横”、襄城“两纵两横”的污水收集网络,基本实现城区污水全收集。

织密收处“骨干网”

“余家湖污水处理厂已完成一期技术改造,可实现对达标污水的处理。”昨日,在该厂技术改造工艺路线示意图前,襄阳桑德汉清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向记者介绍,以前污水处理以生物处理法为主,一些污染物无法处理掉。改造升级后的污水处理系统,新建了5个处理单体,污水处理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增加到36小时,这样就能把无法通过生物处理法降解的污染物处理掉,实现达标排放。

建成于2012年的余家湖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为2.5万吨,规划服务区域为襄城经济开发区和欧庙镇。由于实际来水情况与原规划及设计不符,加之园区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严重超标,导致余家湖污水处理厂一直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出水无法达标。

今年以来,为彻底解决余家湖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问题,市城建委选择了新的运营主体,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改造方案,由襄阳桑德汉清水务有限公司接手并实行全面技术改造。按照工业污水处理厂标准,对现有处理工艺进行提升和改造,目前已实现接受达标来水处理、达标排放的目标。届时,余家湖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工业污水的能力可达1.25万吨,实现对整个园区污水全处理。

近日,作为小清河流域截污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张湾城市截污西干管工程、高新2号泵站、邓西泵站收集截污管网系统同步完工,加上2015年底完工的邓城大道北支截污干管工程,整个小清河流域污水收集主管网系统全面建成并运行良好,小清河水质将得到根本性改善。

在污水处理设施投入方面,我市通过政府投资以及利用BOT、世界银行贷款、法国开发署贷款、“以奖代补”资金、“南水北调”资金等形式,开展10多个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先后对汉江、小清河、大李沟、护城河、南渠等水体排污口进行了有效的截污处理。

“我市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2%以上。在省住建厅组织的考核中,襄阳城市污水处理厂综合运营水平位居全省第二。”市城建委副主任王文锋告诉记者,我市已建成鱼梁洲污水处理厂和观音阁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达40万吨;建成日处理规模为600吨的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厂1座。为解决东津新区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及达标排放问题,我市申请利用法国开发署贷款建设东津新区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预计2017年建成并投入运行。

构筑截污“主动脉”

据预测,到2020年,我市市区污水产生量约为65万吨。如果这些污水直接排向汉江、小清河或者南渠,将对地表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截污干管的作用,就是将污水拦截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为达到排放标准的水体。

污水收集管网,是污水收集的通道。通过截污纳管,来自城镇的生活污水、工业园区的工业污水等,进入四通八达的污水收集管网,最后汇总在污水处理厂进行标准化处理,杜绝污水直排。

横贯各大城区的主干管是污水收集的“大动脉”,与之相连的各支管犹如“毛细血管”,这些“埋伏”在地下的管网,接收着来自各个角落的污水,层层加压送往污水处理厂。

近两年来,我市中心城区污水收集系列重大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樊城截污工程、小清河截污工程、隆中截污工程、南渠截污工程等,将排污口全部接入主干管,整个城区逐步形成一个分片收集、分片处理、适当集中的“血液循环系统”。

总长度约为5.28公里的张湾城市截污西支干管工程,服务面积18.61平方公里,设计污水收集能力为8万吨/日,该工程可将高新区、襄州区的城市污水截流并输送至鱼梁洲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以解决城市污水对唐白河、小清河的污染,保护汉江水资源。

管道全长3045米的邓城大道北侧污水干管工程,服务面积17平方公里,设计污水收集能力为40.6万吨/日,可将邓城大道以北、小清河以西、襄荆高速以东区域的城市污水收集截流并输送至鱼梁洲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以解决该区域内污水排放问题。

管道全长3724米的樊西新区污水干管工程,主要解决大李沟以北、邓城大道两侧樊西新区园内企业的污水排放问题。

作为邓城大道北侧污水干管工程配套工程的高新区2号泵站,主要将高新区团山片区的城市污水抽排至邓城大道北侧污水干管工程截污干管,输送至鱼梁洲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有效解决团山片区污水的收集处理问题。

华中医药产业园—恩菲垃圾发电厂污水管道工程,将解决该区域内207国道沿线企业、村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收集问题。南渠截污工程则是我市为改善南渠水污染状况,解决南渠和沿线市政管网建设滞后问题而实施兴建的一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随着这些截污干管工程的相继建成,整个主城区的污水可以通过主次管道进入截污干管,基本杜绝了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向江河。

中心城区“全覆盖”

东津新区水污染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计划在2017年7月建成通水。届时,东津新区城市污水污染将得到解决。该工程是为解决东津新区污水集中处理,利用法国开发署贷款建设的项目。工程包括近期10万吨/日的处理厂、15.5公里截污干管和3座泵站。

未来几年,我市将拥有包括东津新区污水处理厂在内的4座污水处理厂,市区截污干管将达到146公里。“长龙”般的主干管,覆盖各中心城区,经过各个工业园区,沿路收集各类污水。这些污水经过沿途的泵站层层加压,最终来到“终点站”——污水处理厂。在这里,它们将“脱胎换骨”,再变清流。

按照襄阳市《城市排水规划(2013—2030)》,到2030年,我市中心城区城市污水管道服务普及率将达95%,处理率将达100%。届时,整个主城区污水收集末端管网建设实现全覆盖,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将全面提升,真正实现城市污水每时每刻达标排放。

不仅如此,我市今年还启动了从谷城庙滩开始的汉江沿线乡镇雨污水收集及处理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为汉江沿线总面积约为217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81.67万人的12个镇区,建设完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城市污水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我市整合城市整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统筹地上建筑与地下建设,进行一次性系统设计,做到道路循环畅通、绿化错落有致、管线有序共沟、水系泵站同步贯通。

市城建委主任肖勇坦言,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应该是地上、地下统筹推进,地上设施、地下设施合理衔接。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是城市的良心,污水处理系统就犹如城市建设的里子,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