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之欲出的“公、铁、水、空”!看襄阳书写立体交通新篇章

俗话说,发展是硬道理,交通是硬支撑。近五年来,我市超前谋划、顶层设计、高层推动、高位对接,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绕城国道外迁、港口和机场建设方面成绩斐然。

以前,襄阳城区有两条国道过境。南北走向的207国道从襄城经长虹大桥,穿过长虹路出城;东西走向的316国道,从邓城大道通往樊城太平店方向。每天数以万计的货车从国道上穿城而过,长虹路、邓城大道交通不堪重负。

为缓解市区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效率,2013年1月,我市启动了316国道和207国道襄阳段改建工程。2015年改建完工后,穿城而过的国道将改为绕城而过,避开市区主干道。

在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高速铁路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交通要地的襄阳一直因为没有高铁而遗憾。“十二五”期间,我市的铁路规划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途经襄阳的蒙华重载铁路和郑万、汉十、襄荆常高铁共4条国铁干线纳入国家规划,蒙华、汉十、郑万高铁先后开工,襄荆常高铁有望明年开工。

东西向的汉十高铁建成后,襄阳到武汉的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到随州仅需半小时;南北方向的郑万高铁建成后,襄阳到郑州只需1个半小时,到北京仅需4小时,保康、南漳将直接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直接进入高铁时代;两条高铁在襄阳交会,襄阳成了新“沪汉蓉”通道的重要节点。

汉十高铁跨二广高速特大桥,连续跨越二广高速和正在建设中的蒙华铁路 全媒体首席记者谢勇摄

汉江穿城而过,带给襄阳丰富的水运资源。今年,小河港区综合码头一期3号、4号泊位主体施工完成,并开建1号、2号泊位;雅口枢纽、陈埠港区综合码头、旅游港区梯子口码头相继开建。

此外,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襄阳机场新航站楼即将投入使用。

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

一场史无前例的交通建设大会战

正在襄阳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

公、铁、水、空”无缝衔接的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呼之欲出

■民生数据库(“十二五”以来

 铁路 

新建铁路线路550公里左右,总投资800亿元以上,境内铁路总里程达到900公里左右,形成“四纵三横”(焦柳铁路、蒙华铁路、郑万高铁、襄荆常高铁,西武高铁、汉丹铁路、襄渝铁路)铁路干线通道。

 公路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为599公里,3条在建和2条拟建高速公路建成以后,通车总里程将达到833公里,形成“三纵两横两支一环”高速公路骨架网,将实现我市县县通2条高速公路的目标。

 港口 

今年,小河港区综合码头一期3号、4号泊位主体施工完成,并开建1号、2号泊位;雅口枢纽、陈埠港区综合码头、旅游港区梯子口码头相继开建。

 机场 

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襄阳机场新航站楼即将投入使用。襄阳机场目前共有11家航空公司投入运营,已与23个城市实现通航,周航班达到252架次

襄阳是怎样打造立体交通新枢纽的

织密路网撑起外联内畅“硬骨架”

6月2日,在保神高速二标段中铁建大桥局项目部一号拌合站,现场的挖掘机、搅拌机、工程车奏响了一曲曲欢快的“施工交响乐”。

按照“织密成网、互联互通、提质提速、提升功能”的思路,襄阳加快建设高等级、广覆盖公路网,撑起外联内畅“硬骨架”。

目前,襄阳初步构建了以福银、二广、麻竹、谷宜高速为骨架的“两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实现了所有县(市)通高速公路的目标。今年,襄阳将重点建成老谷高速,续建襄阳绕城高速南段、枣潜高速襄阳南段、保神高速襄阳段,开工建设枣潜高速襄阳北段,加快推进襄阳至南漳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水波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全面建成“三纵两横两支一环”高速公路网,全市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833公里,实现所有县(市)通2条以上高速公路,3万以上人口的城镇高速公路全覆盖。

“这几年时兴自驾游,一到周六、周日,各地的‘驴友’相约来七里山森林公园爬山。将来这里路建好了,游客肯定会更多。”

前不久,得知隆中至七里山要通旅游公路,南漳县九集镇沈家湾村党支部书记王安良乐开了花。

隆中风景区与七里山森林公园相距仅30公里,由于没有公路直接相连,制约了旅游业发展。近日,隆中至七里山旅游公路项目开工。该项目全长32.087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建成后将实现两个景区的生态、文化资源有效联动,因为交通不便而发展滞后的乡村也将被打通致富“经脉”。

另外,“十三五”期间,我市还规划建设30条560公里一级公路、34条932公里二级公路,加快构建“三纵两横两出口”国道网和“十纵九横九联络”省道网,实现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90%,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100%。

复兴水运贯通绿色发展“主动脉”

全长1577公里,在湖北境内871公里,其中在襄阳境内195公里……汉江,是襄阳人的“母亲河”,更是一条横跨鄂豫陕三省的“黄金水道”。

在古代,襄阳因水而兴,成就“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历史辉煌。然而,随着现代陆路交通的兴起,汉江航运成为襄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一个短板。

目前,襄阳水运95%的货运量为短途砂石运输,长途货运主要为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但是,由于汉江航道等级低、航道不畅、船舶吨位小,水运成本低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造成钢材、水泥、粮食等适水运货物弃水走陆。

复兴汉江水运,贯通绿色发展“主动脉”,加快打造汉江航运中心,成为襄阳抢占绿色经济制高点、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的当务之急。

三千里汉江,精要在襄阳。加快建设汉江航运中心,关键就是要高标准建设襄阳新港。对此,我市加快实施襄阳新港建设项目,构建以宜城小河港区、襄城余家湖港区、襄州唐白河港区为主,以老河口陈埠港区、谷城喻家湾港区、宜城郭安港区和主城区水上旅游港区为辅的“三主四辅”汉江航运中心,总泊位达到53个,总货物通过能力达到2130万吨。

西煤东调、北煤南运、铁水联运、水陆联运……襄阳新港将被打造成为对接武汉航运中心的腹地港和国家内河主要港口。

通航能力弱是打造汉江“黄金水道”的最大瓶颈。如何恢复汉江千吨级船舶直达长江的历史,让汉江高效、经济、便捷的水运通道与长江联动?

抓住我省强力推进汉江五级枢纽建设的契机,襄阳加快新集、雅口枢纽建设步伐,实施王甫洲枢纽过船设施扩能改造。加快实施航道整治,建设干支通达的汉江高等级航道网。

同时,襄阳积极打通唐白河(唐河)“北上出省通道”,做好蛮河、滚河、小清河、南河、北河等支流航道的项目储备,尽快建成干支衔接的航道网络,增强襄阳航运的吸纳和辐射能力。

优化衔接提升立体融合“软服务”

“连而不畅”“邻而不接”,无法实现交通综合运输利用的最大化,一直是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

在重塑现代化“七省通衢”交通枢纽的征程中,襄阳在登高望远的同时,必须在细微处做好文章,提升立体融合“软服务”,推进各种运输方式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大程度上的衔接。

构建与铁路、民航、港口枢纽相衔接的集疏运体系——以襄阳市东津客运换乘中心、襄阳机场门户枢纽、襄阳新港、襄阳无水港等为重点,把东津客运换乘中心建设成为集城际铁路、班线客运、城市公交、轨道交通、旅游专线、出租车等于一体的“多式零距离换乘”交通枢纽;加快建设枣阳、谷城、南漳、保康公铁换乘中心,完善铁路枢纽、民航机场和内河港口的公路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通“铁水公空”多式联运的“最后一公里”。

构建人便于行的城乡客运服务网络——探索开展公路客运与铁路、民航的联网联程售票;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和公交示范城市创建,推动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建设;结合汉十、郑万高铁襄阳段建设,重点建设东津高铁站至襄城、樊城、襄州、高新区、鱼梁洲、机场等快速公交线路;鼓励开通高峰通勤巴士、公交旅游专线、校区园区直达线、社区微循环等特色公交。

打造货畅其流的全国物流节点城市——按照“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的发展模式,重点推进“一港四园”建设:“一港”即襄阳国际陆港物流园;“四园”就是以农副产品物流为主的襄阳东物流园区、以商贸物流为主的襄阳西物流园区、以小河临港和余家湖为主的襄阳南物流园区、以汽车产业为主的襄阳北物流园区。探索发展“互联网+物流”新业态,打破政企间、部门间、行业间、区域间存在的“信息孤岛”,为创建全国智慧物流信息枢纽创造条件。

健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管理体制——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核心是“综合”,关键要“统筹”。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市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组织管理架构、工作运行机制、政策制度体系,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

打通大通道,实行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提升现代化“七省通衢”枢纽功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襄阳立足新的时代起点,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大魄力,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正跃升成为绿色发展、跨越发展的新高地。

襄阳广电全媒体编辑:一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